1—3
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體系中的每個概念都具有豐富的內涵。這些概念需要凝結成一個整體,以應對無限豐富的現實問題。反思當代的審美文化現象,有助于我們梳理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以兩個概念為例。一個是“
富強”
。民眾求富,國家求強。日常生活中,總有人以珠光寶氣、香車美人“
炫富”
。“
炫富”
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觀者的眼中卻是丑,或者“
臭美”
。人們對這種美丑區分的一般解釋是:“
炫富”
是物質追求,審美是精神追求。以物質和精神區分“
炫富”
與審美其實是一個誤解。且看“
炫富”
的內容,集中于名牌服飾、名酒、名表、名車、名度假地。奢侈品林林總總,共同點卻只有一個,就是觀念性的符號(“
名”
)。在審美活動中,自然美、藝術美都屬于精神世界的內心意象,卻也離不開物質的載體(比如有一定的質地、色彩、聲響等)。因此,奢靡炫富雖然基于物質,實質卻是精神性的。
奢靡與審美都屬于精神的追求,意義的深度卻有天壤之別。對追逐符號的人而言,大量珍貴的人力物力被降低為一紙商標的陪襯。追逐奢華揭示著意義的貧瘠和精神的無力。審美的意象則以意義的充盈見長。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讓金銀珠玉裝點堂皇的宮殿廟宇,也能令日常的景色轉換成大師的杰作,使普通的詞語凝結成千古不朽的詩句。審美和藝術創造體現著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例如在戲曲藝術中,舞臺角色的氣象全系于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正是為了突出人的因素,戲里的一切飾物皆為假扮,道具也被精簡到了“
以鞭代馬”“
一桌二椅”
。在物質較為充裕的今天,“
富”
的體現應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富貴氣。富貴氣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美,這種美得自個人長期的、自覺的涵養,也得自社會的普遍氛圍。富貴之美是花錢買不的。
另一個是“
和諧”
?鬃诱f“
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見、信念在一個統一體中既保持著各自的特點,又彼此相容、互補,進而造就一個共生多贏的局面。中國的傳統美食是“
和”
的典范。精于烹調的人,會借用各種輔料的配合約束主料,去其偏狹激烈之氣,以便更好地呈現其獨特的味道。近的社會文化則極端地強化“
同”
: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綜藝節目和影視劇情……“
和”
與“
同”
看似是審美觀念的分歧,卻反映著人把握意義的能力高下。“
和”
意味著包容力,使人發現相異因素之間的交集,在共識、共情的基礎上促成彼此的互補、互動;“
同”
則意味著不能理解差異。古人說,“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越能尊重和欣賞差異,越能得道多助,建設性的事業越容易展開。一個“
大時代”
之所以為“
大”
,是因為能包容眾多彼此相異的“
小時代”
,為每個人提供登上時代舞臺的機會。
由此可見,“
美”
意味著意義的豐富,意味著創作和表達的自由。這種“
美”
也是“
平等”“
自由”“
民主”
和“
文明”
等概念的題中之義。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人民日報》
12
月5
日)
1
.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于原文所論炫富的一項是
A
.24
歲的金景娥做客韓國一檔電視節目時,戴著價值兩億韓元的鉆石項鏈,拿著超過3500
萬韓元的手提包,自稱不用工作就有父母的大筆零花錢。
B
.在舊貨市場一個小女孩在別人驚訝的目光中把價值千元的絕版芭比娃娃以30
元拋掉,她另有價值1500
元的寵物玩具,幾千元的變形金剛,一堆LV
的包包待售。
C
.一個貴州女孩把自己一張“
左手提一個LV
大旅行包,右手挎一個橘紅色愛馬仕包”
的照片傳到了網上展示,她這一套行頭,價值足有10
萬余元。
D
.陳光標帶著15
萬元現金到云南災區向每名災民發放200
元現金后,從一沓百元大鈔中抽出兩張并舉起,并要求大家做出和他同樣的動作合影留念。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
炫富”
雖舉基于物質,但卻指向“
名”
這一觀念性符號,因此其實質是精神性的;審美雖然屬于精神世界的內心意象,卻離不開物質的載體。
B
.用金銀珠玉裝點堂皇的宮殿廟宇,這種行為使得大量珍貴的人力物力降低為符號的陪襯,只能揭示意義的貧瘠和精神的無力。
C
.讓日常的景色轉換成大師的杰作,使普通的詞語凝結成千古不朽的詩句,這些審美和藝術創造,體現著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D
.“
富”
的美應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富貴氣,它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美,它得自個人長期的、自覺的涵養,也得自社會的普遍氛圍,與金錢沒有必然關系。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在戲曲藝術中,雖然戲里的一切飾物皆為假扮,道具也被精簡到了極其簡單的程度,但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卻依然能創造出角色的美。
B
.中國的傳統美食之所以是“
美”
的,主要在于精于烹調的人,會借用各種輔料約束主料,去掉主料的偏狹激烈之氣,最終呈現獨特的味道。
C
.城市中大拆大建后出現的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雖然整齊劃一,卻是只有“
同”
沒有“
和”
,這反映出建設者不理解“
君子和而不同”
的意義。
D
.“
和諧”
的美,體現在對差異的尊重和欣賞,它能為每個人提供登上舞臺的機會,從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造就一個共生多贏的局面。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D
2.B
(“
大量珍貴的人力物力被降低為符號的陪襯”
的主語是“
追逐符號的人”
,這里把宮殿廟宇的建造與“
追逐”
精美的宮殿廟宇混為一談。)
3.C
(應該是“
不理解‘
和而不同’”
;另外,建造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與建設者是否理解“
和而不同”
,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50188.html
相關閱讀:《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