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 人類發展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人類與嚴酷的自然.與人類自身弱點搏斗的歷史。社會上發生的種種悲劇,都是人類前進中的艱難的足跡,它是人類發展歷史 災難新聞攝影與人文關懷
人類發展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人類與嚴酷的自然.與人類自身弱點搏斗的歷史。社會上發生的種種悲劇,都是人類前進中的艱難的足跡,它是人類發展歷史的證明。新聞攝影必須正視這些悲劇事件,用相機記錄下來,以不讓歷史留下空白。災難新聞攝影的這一歷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聞攝影工作者的實踐中,得到了最為充分的體現。被稱為“戰爭攝影的絕唱”的羅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戰場采訪時觸雷身亡的。他身亡前拍攝的最后一張照片是《越南的悲劇》,表現的是越南南旬公墓里,兩個婦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他的照片,流露出對惡的憎恨與對苦難的惻隱之心,歌頌了以生命抗擊侵略與強暴的人民,這是卡帕追求和平與人道的心聲,也是人文關懷精神的流露。
災難新聞攝影的價值在于溝通情況、監測環境、組織激勵等。災難新聞攝影的畫面固然要真實反映災難場面及受災者的困境,但也應有助于恢復、重建被災害破壞的精神世界,喚起人們的主體意識,重新激發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爭勇氣,折射出在災難中閃光.升華的人性。
在面對災難場面時,有些新聞攝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轟動效應,以至于不顧災難生存者其親友及廣大讀者的切身感受,而將災害的血腥.恐怖和悲慘不加選擇地展覽在受眾面前,使受眾感到不安、甚至厭惡。例如,有張相片反映的是美國越戰期間一位七十三歲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貢街頭自焚,以抗議政府宗教政策的情景,引起了爭議。另一組引起觀眾反感的照片是關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位財政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開槍自殺的情景。從掏出槍到開槍自殺,整個過程持續了僅二十一秒鐘。該錄像在電視臺播出后,憤怒的家長投訴說,在大人轉換頻道前孩子們看到了整個自殺過程。
中國新聞攝影界在這方面同樣有成功的例證,也有令人遺憾的敗筆。如199911月24日山東煙臺“大舜號”海難后,廣州某報在11月26日頭版頭條刊出被沖到海灘上的遇難者尸體,殘肢斷體,鮮血淋漓,慘不忍睹,顯然缺乏對受眾人文關懷的精神,或者說喪失了人文關懷。
西方的攝影記者在面對有些災難場面時,會發現自己的職業角色與公民道德發生沖突。記者的主要職責是報道新聞,當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與報道新聞的主要職責發生沖突時,他們就面臨著一個兩難境地。西方記者認為自己不應該卷入他們所報道的新聞事件中去,他們認為記者只不過是中立的旁觀者,不應去制止.鼓勵或改變某個新聞事實。對此,即使西方公眾也迷惑不解,有時甚至義憤不已,因為公眾認為記者應先幫助處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僅用冷冰冰的鏡頭對著他們,否則,豈不是成了一部攝影機器?哪里還有做人的起碼道德?其實,有良知的記者內心深處又何嘗不是充滿困惑?如1994度普利策最佳新聞攝影獎獲得者.南非記者卡特,因獲獎照片引起的輿論壓力而自殺身亡,這是災難背后的災難,它給災難新聞攝影記者提出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嚴峻課題,令人深思,亦令人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聞重要,但做人更重要。不過問題遠非如此簡單,如果我們進一步往深處想,我們會發現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處,就以西貢街頭和尚自焚的照片為例,當時攝影記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將錯過最佳拍攝時機,甚至拍不出這種驚心動魄.引起大眾關注與思考的照片。要知道,這張照片曾引起巨大反響,使人們關注到西貢政府對宗教的高壓政策,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從深遠的意義上講,攝影記者這種見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為了讓問題的嚴重性曝光,避免類似悲劇大面積地發生,那么,這種冷酷究竟應怎樣評價,還值得深入探討。
12-13題為選擇題。(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說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兩項是( )(5分)
A.用相機記錄人類發展歷史中的悲劇事件,是災難新聞攝影的一大歷史使命。
B.災難新聞攝影固然應真實反映災難,但也應有助于激發人們的生存意志和抗爭勇氣。
C.如果追求新聞的轟動效應,必然會忽略和放棄人文關懷,會令觀眾不安甚至厭惡。
D.西方攝影記者有時會面臨職業道德和公民道德的沖突,從而陷入兩難境地。
E.記者的職責是報道新聞,是中立的旁觀者,不應該卷入他們所報道的新聞事件中去。
13.根據文意,下列推斷中合理的一項是( )(3分)
A.羅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劇》雖然反映出戰爭的嚴酷和慘烈的一面,但也昭示戰爭無法剝奪人們熱愛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B.廣州某報對山東煙臺“大舜號”海難血淋淋的報道,沒有顧及受眾的感受,是相關記者追求轟動效應想出名所致。
C.獲得1994度普利策最佳新聞攝影獎的南非記者卡特,是因為自己的選擇和做法不被公眾理解和接受而自殺身亡的。
D.新聞記者既是新聞專業工作者,也是社會大眾中的普通一員。新聞記者的行為舉止,必須符合 起碼的社會道德規范。
14.你認為造成災難新聞攝影缺乏人文關懷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章概括。(4分)
15.12月3日,美國紐約皇后區一座地鐵站內,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男子將一名原本素不相識的58歲的韓裔男子推下站臺。攝影記者烏瑪爾?阿巴斯當時正在等車,他抓拍到了韓裔男子扒住站臺的照片。(最終該男子被列車撞死。)4日,這張照片登上了報紙頭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請根據文意,評析該攝影師的行為。(4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CE
(C項應為“過分追求新聞的轟動效應”,見第3段;E項表述為西方記者的觀點,見第5段。)
13.A
(B項“記者想出名”于文無據,見第3段;C項:卡特的死亡也與自己內心的困惑有關,見第4段;
D項:作者認為“問題遠非如此簡單”,“這種冷酷究竟應怎樣評價,還值得深入探討”,見第6段。)
14.(4分)
(1) 災難新聞攝影必須具有通過相機為歷史記錄下悲劇事件的歷史使命。(2) 有些新聞攝影者更多看到的是事件背后的轟動效應而忽略了受眾的感受。(3) 新聞記者在有些情況下會為了履行報道新聞的主要職責而無法兼顧公民道德。(答對一點1分,三點四分)(意思對即可。)
15.(4分)
①面臨先救人還是先拍照的矛盾時,攝影記者烏瑪爾·阿巴斯選擇了先拍照,失去了挽救該男子的機會;②阿巴斯的履行了他作為新聞記者的職責,但是他的行為不符合社會公共道德;③阿巴斯拍的這張照片或許能引起民眾對公共安全的思考,但是以犧牲一個無辜的生命為代價,是不適當的,違背了社會公共道德。
(評分要點:答案應包括對這一事件的分析和評價,各2分。①②兩點,答出一點即可得2分;第③點2分。意思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81398.html

相關閱讀:“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