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唐代書法的發展》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題。(每小題 3 分,共 9 分) 在中國所有藝術門類中,詩歌和書法最為源遠流長,歷時悠久。書法和詩歌同在唐代達到了無可比擬的高峰,既是這個時期最普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題。(每小題
3
分,共
9
分)
在中國所有藝術門類中,詩歌和書法最為源遠流長,歷時悠久。書法和詩歌同在唐代達到了無可比擬的高峰,既是這個時期最普及的藝術,又是這個時期最成熟的藝術。正如工藝和賦之于漢,雕塑、駢體之于六朝,繪畫、詞曲之于宋元,戲曲、小說之于明清一樣,它們都分別是一代藝術精神的集中點。唐代書法與詩歌相輔相行,具有同一審美氣質。其中與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體現出盛唐風貌的是草書,又特別是狂草。
與唐詩一樣,唐代書法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過程。初唐的書法,就極漂亮。由于皇室宮廷的大力提倡,其風度體貌如同從齊梁宮體擺脫出來的詩歌一樣,以一種欣欣向榮的新姿態展現出來。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和多種《蘭亭》摹本,成為這一時期書法美的典型。它們或輕盈華美、婀娜多姿,或娟嬋春媚、云霧輕籠,或高謝風塵、精神灑落,鮮明地共同具有著那個時代的審美理想、趣味標準和藝術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孫過庭《書譜》中提出“
質以代興,妍因俗易”
,以歷史變化觀點,強調“
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明確把書法作為抒情達性的藝術手段,自覺強調書法作為表情藝術的特性,并將這一點提到與詩歌并行、與自然同美的理論高度。它就像陳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
以巨大的歷史責任感召喚著盛唐詩歌的到來一樣,孫過庭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預示了盛唐書法中浪漫主義高峰的到來。
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草書和狂草,如同李白詩的無所拘束而皆中繩墨一樣,它們流走快速,一派飛動,把悲歡情感極為痛快淋漓地傾注在筆墨之間。不只是張旭狂草,這是當時整個書法的時代風貌!缎蜁V》便說賀知章“
草隸佳處,機會與造化爭衡,非人工可到”
。一切都是浪漫的,創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現都化為表現,一切模擬都變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質存在都變而為動蕩情感的發展行程……
然而,這不正是音樂么?是的,盛唐詩歌和書法的審美實質和藝術核心是一種音樂性的美。
盛唐本來就是一個音樂高潮。當時傳入的各種異國曲調和樂器,如龜茲樂、天竺樂等等,融合傳統的“
雅樂”
、“
古樂”
,出現了許多新創造。從宮廷到市井,從中原到邊疆,從急驟強烈的跳動到徐歌曼舞的輕盈,正是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和文化心理的寫照;蛭浠蛭,或豪壯或優雅,正如當時的邊塞詩派和田園詩派一樣。這些音樂歌舞不再是禮儀性的典重主調,而是人世間的歡快之音。正是這種音樂性的表現力量滲透了盛唐各藝術部類,成為它的美的靈魂,故統稱之曰盛唐之音。
如同音樂與詩的關系,舞蹈之于書法亦然。觀舞姿而進書法,也是一再流傳的著名故事。
絕句、草書、音樂、舞蹈,這些表現藝術合為一體,構成當時詩書王國的美的冠冕,它把中國傳統重旋律重感情的“
線的藝術”
,推上又一個嶄新的階段,反映了世俗知識分子上升階段的時代精神。而所謂盛唐之音,非他,即此之謂也。
(節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6
.下面對“
音樂性的美”
的有關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集中體現著唐代藝術精神的盛唐書法和詩歌,都具有一種音樂性的美。
B
.在音樂性的美的表現上,書法是浪漫的,創造的,天才的,也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比擬的。
C
.盛唐時傳入的各種異國曲調和樂器,融合傳統的“
雅樂”
、“
古樂”
,出現了許多新創造。
D
.音樂性的表現力量滲透進了盛唐各種藝術部類,成為其美的靈魂所在。
7
.對作者說的“
所謂盛唐之音,非他,即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盛唐之音并非單指音樂,而是包括詩歌、書法、音樂、舞蹈等藝術所表現出來的美的特質。
B
.盛唐之音體現出中國傳統的重旋律重感情的“
線的藝術”
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反映了世俗知識分子上升階段的時代精神!
C
.盛唐之音的核心是它的音樂性,而這種音樂性的美表現在各種藝術部類之中。
D
.除了絕句、草書、音樂、舞蹈這些表現藝術之外,別的方面都達不到作者所認為的高度,稱不上盛唐之音。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
.詩歌和書法都在唐代達到了自身發展的頂峰,其中,只有草書中的狂草最能體現出盛唐風貌。
B
.初唐的書法,擺脫了齊梁宮體的束縛,以一種欣欣向榮的姿態體現出那個時代的審美理想。
C
.“
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孫過庭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為盛唐書法浪漫主義高峰的到來吹響了理論的號角。
D
.正是因為盛唐詩歌和書法的實質是音樂性的美,所以才出現了藝術繁興、“
詩仙”
與“
草圣”
齊名的偉大局面。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6
.B
(“
書法”
此處應指“
盛唐的草書”
;“
也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比擬的”
的說法沒有依據)
7
.D
(原文的“
非他”
不是指藝術表現形式)
8
.C
(A
項,“
只有”
不對。B
項,擺脫齊梁宮體束縛的是詩歌,不是書法。D
項,強加因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79367.html

相關閱讀:《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