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文化創新”
吳炫
從某種程度上說,除了飲食文化、琴棋書畫這些傳統文化內容,中國今天的文化已不能占領世界市場,“
中國元素”
也只能是傳統文化的元素而不是現代中國的文化元素。而缺乏除飲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響世界,中國就不可能承擔以天下為己任的文化大國的責任;缺乏現代文化創造,中國就不可能參與世界現代進程、在重大世界問題上發出獨特的聲音從而贏得全球的真正尊敬。
不錯,中國今天已經是經濟騰飛的大國了,但這不等于中國已經是文化上可以“
創新、生產、出口”
的大國了。而經驗告訴我們,不能使文化創造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不僅經濟發展會缺乏文化創新引導而不穩定,而且會使人們只能在西方思想和中國傳統思想質檢徘徊,導致“
價值迷亂”
,這就不可能對世界產生文化性的影響。因為世俗化地“
滿足于現實性富足”
的中國人,和有宗教精神支撐的可以超越富足的西方人,背后是兩種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所以西方有“
對抗和超越現實”
的文化,而中國文化則是《易經》八卦圖的“
在現實中的整體性”
來談自己的人生努力,所以如何讓中國人“
不滿足于富足”
,是一個中國現代原創性哲學命題。同時,既然是“
創新”
,那也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從中國道家“
淡泊欲望”
和儒家“
君子喻于義”
、“
知足常樂”
的觀念中,提取能引導現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為中國傳統哲學觀念,均是從“
抑制”
、“
輕視”
、“
淡泊”
個人欲望出發來對待富足和享樂問題的,而不是從“
尊重個人欲望”
和“
人生還有不同于欲望滿足的另一種努力”
出發來引導人們“
不在意欲望”
的。所以,“
中國式文化創新”
不僅需要我們對西方各種人文觀念進行“
中國改造”
,同時也需要對中國傳統人文觀念進行“
原創性改造”
。
也許有學者會說,理論不需要區分東方還是西方,只要有用就行。而我認為籠統地說“
有沒有用”
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西方形式主義理論在中國產生了“
新潮文學”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中國產生了巴金的《家》,但這樣的有用,卻不能作為中國現代文化的代表去影響現代化進程中的世界,所以魯迅、巴金的影響主要還是在亞洲或本土,中國的“
新潮文學”
更是走不出中國。如此,依附西方原理的中國現代人文社會科學,自然也就不具備與西方對話的資格。所以上述創新也就不能揭示出真正的“
中國問題”
。中國古代文化確實是中國人自己創造的,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現代性所強調的“
尊重個體”
、“
尊重生命力”
、“
尊重創造力”
是脫節的,所以很難進入現代人的現實生活。推而論之,中國的《易經》確實具有現實性、對應性、和諧性、整體性的神秘特點,但儒家的《易傳》只是對它的一種解釋,中國歷史上還有柳宗元這樣的不同于儒家“
天人合一”
的“
天人不相預”
的解釋,這就說明今天的“
中國式文化創新”
還可以改造儒家的觀念,建立起不同于儒、道的對《易經》的解釋,如此,“
新儒家”
不觸動儒家基本觀念的“
解釋之創新”
,就需要進行批判性對待。這樣的工作,才是“
中國式的文化創新”
。(本文有刪改)
15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
分)(
)
A
.經濟發展如果缺乏文化創新引導就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
B
.“
中國元素”
不僅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只不過今天“
只能是”
傳統文化而已。
C
.只有用飲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響世界,中國才有可能承擔以天下為己任的文化大國的責任。
D
.作者認為,中國尚未走出在西方思想和中國傳統思想之間徘徊的“
價值迷亂”
,因此還不能對世界產生文化性的影響。
16
.根據文本內容,概括中西文化的不同表現。(3
分)
答:
17
.作者認為應該如何進行“
中國式文化創新”
?請簡要概述。(3
分)
答:
參考答案:
15.
(3
分)C
(“
飲食文化以外的”
錯,“
飲食文化”
也應包括在內。)
16.
(3
分)(1
)中國人“
滿足于現實性富足”
,西方人“
超越富足”
;背后是兩種價值觀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2
)中國人缺乏宗教精神支柱,西方人有宗教精神支柱。(3
)中國人“
在現實中的整體性”
來談自己的人生努力,西方人“
對抗和超越現實”
的文化。(4
)中國人淡泊個人欲望,西方人尊重個人欲望。(答對三點即得滿分)
17.
(3
分)“
中國式文化創新”
不能籠統地以“
有沒有用”
為標準,要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對西方各種人文觀念進行“
中國改造”
,同時必須觸動儒家基本觀念,批判性地對待中國傳統人文觀念,進行“
原創性改造”
,建立起不同于傳統觀念的中國創新文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84712.html
相關閱讀: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