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功能有兩種:檢驗和選拔。除了中考、高考、競賽類考試以外,其余幾乎都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中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調整學習方法。所以,考后試卷分析其實是考試的一部分,或者說,與分數的獲得相比,考后試卷分析才是真正收獲的手段。此外,小學生和初中生邏輯思維尚不成熟,分析能力尚弱,試卷分析要依靠老師的講評和家長的指導,高中生則不然,完全有能力獨立駕馭,因此,考后試卷分析應該成為高中生的必修課。
但是,有些高中生只盯著考試分數,對試卷分析不重視,或根本不會分析,致使考試的檢驗功能不發揮作用。這是很壞的習慣,因為不會積累經驗、吸取教訓的人是不可能進步的。事實證明,成績優異的學生都十分重視考后試卷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是考后試卷分析的一般方法,希望能給高中生一些啟發。
試卷分析有策略
所謂考后試卷分析,是指考試后訂正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分析考試的收獲以及考試暴露出的問題,然后歸類,逐一進行對照并制訂出自我提高的措施與方法。所以,試卷分析要講究以下四個策略:
1.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
從每一道錯題入手,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分析思路是: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②知識點的內容是什么?③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④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是什么?⑤這道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嗎?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
通常情況下,學生考試丟分的原因大體有三種,即知識不清、問題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謂“知識不清”,就是在考試之前沒有把知識學清楚,丟分發生在考試之前,與考試發揮沒有關系。所謂“問題情景不清”,就是審題不清,沒有把問題看明白,或是不能把問題看明白。這是一個審題能力、審題習慣問題。所謂“表述不清”,指的是雖然知識具備、審題清楚,問題能夠解決,但表述凌亂、詞不達意。上述問題逐步由低級發展到高級。研究這三者所造成的丟分比例,用數字說話,也就能夠得到整體結論,找到整體方向了。
2.從數字分析到性質分析
要點有三:①統計各科因各種原因的丟分數值。如計算失誤失分、審題不清失分、考慮不周失分、公式記錯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②找出最不該丟的5~10分。這些分數是最有希望獲得的,找出來很有必要。在后續學習中,努力找回這些分數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么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總分提高也就很可觀了。③任何一處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學生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從口頭分析到書面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謂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對話。這樣的對話可能是潛意識的,可能是口頭表達,最好書面表達。從潛意識的存在到口頭表達是一次進步,從口頭表達到書面表達又是一次進步。書面表達是考后試卷分析的最高級形式。所以,建議學生在考試后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這個分析是反觀自己的一面鏡子,是以后進步的重要階梯。
4.從歸因分析到對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屬現象分析,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進行歸因分析和對策分析。三種分析逐層遞進:現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樣”,歸因分析回答“為什么”,對策分析回答“怎么辦”。對此,學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數,下面將做詳細探討。
穩扎穩打九字訣
考后試卷分析,學生要牢記九字訣:馬上寫,及時析,經常翻。
馬上寫:首先,學生把做錯的題重新抄一遍,然后請教老師或同學,詳細寫出正確過程和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充齊全。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08294.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