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誦讀困難癥的困擾,我從來不喜歡閱讀。孩提時代,我常常把時間花在閱讀火車時刻表,而不是古典名著上。我也很喜歡把歐洲的一個個偏遠小鎮,在腦海中完美地聯成一張網。因為這種癖好,我對歐洲地理了如指掌。
30
后,作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我發現自己身處全美一場激烈爭論的中心,這一爭論的焦點是該不該把大學研究出來的技術,轉讓給外國公司。我很快就應邀參加了兩次產業和政府間會議,一次在佛羅里達,另一次則是在加利福尼亞。
兩次會議中,會場的飲料都是一公升玻璃瓶裝的愛維養(Avian
)礦泉水。和其他與會者不同的是,由于自幼勤讀火車時刻表,我非常清楚愛維養的地理位置于法國的愛維養距離大西洋超過500
英里。因此這些厚重的玻璃瓶必須穿越1
/3
的歐洲大陸,再橫渡大西洋,才能到達我們手中。而假如開會地點在加州,玻璃瓶還得再跋涉3000
英里的路程。
于是,我們一方面熱烈討論如何保護美國電腦工業和電子科技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卻連這種在美國本土舉行的會議中,都沒有辦法供應美國出產的飲用水。
今天,在我眼里,這個愛維養礦泉水的故事并不代表法、美之間的礦泉水之爭,而是說明了原子(atom
)與比特(bit
)之間的根本差異。傳統的世界貿易由原子之間的交換組成。以愛維養礦泉水為例,我們用緩慢、辛苦而昂貴的方式,耗費很長時間,把大量笨重而缺乏生氣的“質量”(mass
)——也就是“原子”——運送到千里之外。經過海關的時候,你需要申報的是原子而不是比特。即使是采用數字錄音方式制作的音樂,都以光盤(CD
,Compact Disc
)的形式發行,無論在包裝、運送還是庫存上的成本,都相當可觀。
這一切都在發生急劇的變化。過去,大部分的信息都經過人的緩慢處理,以書籍、雜志、報紙和錄像帶的形式呈現;而這,很快將被即時而廉價的電子數據傳輸所取代。這種傳輸將以光速來進行。在新的形式中,信息將成為舉世共享的資源。托馬斯.
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
)曾推動了圖書館概念的發展,主張人民有權免費查閱圖書資料。但是這位美國開國元勛絕對料想不到,200
后,2000
萬人居然可以憑借電子手段進入數字圖書館,免費從那里擷取資料。
從原子到比特的飛躍已是勢不可當、無法逆轉。
奔向臨界點
這一切為什么會發生在今天?因為變革是呈指數發展的——昨天的小小差異,可能會導致明日突發的劇變。
孩提時,你有沒有解過這樣一道算術題—假設你工作一個月,第一天掙一分錢,此后每天掙的錢都比前一天增加一倍,最后能掙多少錢?假如你從新的第一大起開始實施這個美妙的掙錢方案,到了1
月份的最后一天,你在這一大掙的錢會超過1000
萬元。算術題的這一部分大多數人都還記得,但大家沒有認識到的是,采取這種工資結構以后,假如1
月短少了3
天(就好像2
月的情況),那么到了月底的那一天,你只能掙到130
萬元。換句話說,你在整個2
月的累積收入大約是260
萬元,遠遠不如有31
天的1
月所賺到的2100
萬元。也就是說,當事物呈指數增長的時候,最后3
天的意義非比尋常。
而在電腦和數字通信的發展上,我們正在逐步接近這最后的3
天!電腦正以同樣的指數增長形態,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目前,35
%的美國家庭擁有電腦,而且,一半的青少,家里有個人電腦。據估計,3000
萬人加入了互聯網絡(Internet
);1994
全球賣出的新電腦中,65
%進入了家庭;今將要賣出的新電腦中,90
%將帶有調制解調器或光盤驅動器(CD
一ROM drive
)。這些數字還不包括1995
每輛汽車上平均安裝的50
個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
),或是那些在你的烤箱、恒溫器、電話應答系統。激光唱機和問候卡中的微處理器。假如你覺得我說的數字有誤,敬請稍安勿躁。
生存的新定義
、龠@些數字增長的速度十分驚人。一種用來瀏覽互聯網絡的電腦程序Mosaic
在1993
2
月到12
月之間,每周的使用增長率都超過11
%。使用互聯網絡的人每月增加10
%。如果照這個速度持續發展的話(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到2003
整個互聯網絡的用戶數將超出地球總人口數。
、谟行┤藫,社會將因此分裂為不同的陣營: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匱乏者、富人和窮人,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但真正的文化差距其實會出現在世代之間。當一個成人說,他最近發現了光盤的新天地時,我可以猜得出他有一個5
到10
歲的孩子;當一位女士告訴我,她知道了AOL
公司(America Online
)時,也許她家中的孩子正值花季。前者(光盤)是一本電子書,而后者(網絡)則是一種社交手段。在今天的孩童眼中,光盤和網絡就好像成人眼中的空氣一般稀松平常。
、塾嬎悴辉僦缓陀嬎銠C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龐大的中央計算機——所謂“主機”(mainframe
)——幾乎在全球各地,都向個人電腦俯首稱臣。我們看到計算機離開了裝有空調的大房子,挪進了書房,放到了辦公桌上,現在又跑到了我們的膝蓋上和衣兜里。不過,還沒完。
、芟乱粋1000
的初期,你的左右袖扣或耳環將能通過低軌衛星(1ow
——orbiting satellite
)互相通信,并比你現在的個人電腦擁有更強的計算能力。你的電話將不會再不分青紅皂白地胡亂響鈴,它會像一位訓練有素的英國管家,接收、分揀,甚至回答打來的電話。大眾傳媒將被重新定義為發送和接收個人化信息和娛樂的系統。學校將會改頭換面,變得更像博物館和游樂場,孩子們在其中集思廣益并與世界各地的同齡人相互交流。地球這個數字化的行星在人們的感覺中,會變得仿佛只有針尖般大小。
⑤我們經由電腦網絡相連時,民族國家的許多價值觀將會改變,讓位于大大小小的電子社區的價值觀。我們將擁有數字化的鄰居,在這一交往環境中,物理空間變得無關緊要,而時間所扮演的角色也會迥然不同。20
后,當你從視窗中向外眺望時,你也
許可以看到距離
5000
英里和
6
個時區以外的景象。你觀看的電視節目長達
1
小時,但把它傳送到你家中所需的時間
也許不到
1
秒鐘。閱讀有關巴塔哥尼亞高原(
Patogoda
)的材料時,你會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你一邊欣賞威廉·巴克利(
William Buck1ey
)的作品,一邊
可能和作者直接對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08820.html
相關閱讀:《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