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錢穆: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錢穆: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 潘劍冰 錢穆,字賓四,江蘇無錫人,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其《國史大綱》被公推為中國通史最佳著作之一。 1949 秋,任香港亞洲文商學院 錢穆: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
潘劍冰
錢穆,字賓四,江蘇無錫人,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其《國史大綱》被公推為中國通史最佳著作之一。1949
秋,任香港亞洲文商學院院長;1950
,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90
去世,是當代中國聲名赫赫的一位文化宗師。
在《國史大綱》的引論中,錢穆說:“
唯藉過去乃可認識現在,亦唯對現實有真實之認識,乃能對現在有真實之改進。”“
故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濃厚之愛情,必須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經之歷史有深厚之認識。”
余英時認為錢穆畢生以抉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現代意義為治學宗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研究歷史的人總是好舊的,所以女人嫁給歷史學家肯定是不會錯的。錢穆在北京教書時,中式的長袍已經成了一種落伍的標志。但是錢穆看到好友陳寅恪穿長袍,他也改穿長袍,并把這一習慣一直堅持到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時,錢穆以這樣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將堅決捍衛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的。
錢穆在燕京大學的時候,作為一所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大學,燕大的水電費催繳單都是用英文寫的,對此,大家也覺得很正常。但是錢穆不干了,他每個月接到水電繳費單后都把它扔到一邊。后來學校派人來質問這個“
老賴”
,錢穆告訴來人:“
我是學校聘用的一個國文教師,不必要認識英文。為什么你們在中國辦學校要用英文發通知?”
錢穆在中學執教時有一段時間兼過英文課,他的英文水平看懂水電單綽綽有余,他的理由無非是外國人在中國辦學校就得用中文,這種行為是一種保護民族文化的本能。為此,他不惜當刺頭兒。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燕大校長司徒雷登與教師的宴會上,錢穆大膽直言,批評燕大各樓的起名問題,說入校門即見M
樓、S
樓,不倫不類,既然在中國,就應該起個中國名字才是。司徒雷登最終接受了錢穆的建議,事后,他按照各樓美國捐建者名字的漢譯,將M
樓改為穆樓,S
樓改為適樓,辦公樓命名為貝公樓。有人跟錢穆開玩笑說:“
正是因為你的提議,學校以你的名字來命名一座樓,與胡適各分各占一樓,你真是榮幸!”
新中國成立后,燕大并入北大,北大搬到了燕大的校園,現在北大校園的未名湖,就是當錢穆起的名。
在錢穆的心目中,一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髓首推其歷史,他認為一個國民只有充分了解本國的國史,才能建立起對國家民族的“
信仰”
。
錢穆欣賞顧炎武的觀點,認為“
亡國”
與“
亡天下”
有著本質的區別,“
亡國”
不過是改朝換代,而“
亡天下”
則意味著一國精神文化的消亡,這才是最可怕的。
1950
秋,錢穆在香港創辦“
新亞書院”
,期間歷經坎坷與打擊,艱辛難為外人道也。彼時已經功成名就的錢穆完全可以不用去自討苦吃,但他看到許多流亡到香港的青人彷徨無著,失去精神支柱,覺得自己應該盡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經世救國的責任,借由在百殖民之地上辦校之機,倡導中國文化,讓流亡者別忘了要做中國人。
1986
6
月9

,九十二歲高齡的錢穆在臺灣自己的寓所素書樓講完最后一課,從此告別杏壇,他給自己的學生留下了最后贈言:“
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
毫無疑問,錢穆心中的“
中國”
正是一個有五千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中國。
1990
8
月30

晨,風雨之日,錢穆于臺北杭州南路新遷寓所去世,享96
歲,身后留下一千四百萬言的著作。1992
,錢穆魂兮歸來,歸葬太湖水濱。而他留在嶺南的足跡,也被歷史一路仔細搜集,成為后人閱讀錢穆時一個繞不過去的章節。
錢穆的學生余英時在他逝世后寫下了這樣的挽聯:
一生為故國招魂,當時搗麝成塵,未學齋中香不散。
萬里曾家山入夢,此日騎鯨渡海,素書樓外月初寒。
(節選自《名人傳記》
第5
期,有刪改)
(1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
分)
A
.學生余英時認為,作為一代文化宗師的錢穆是以闡述和發揮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為畢生治學宗旨的。
B
.“
女人嫁給歷史學家肯定是不會錯的”
一句看似閑筆,且有明顯戲謔意味,但活躍了文章氣氛,也自然引出了關于錢穆的軼事。
C
.在面對西方文明的沖擊時,錢穆總是非常直接地宣布自己堅決捍衛本國和本民族的文化,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
D
.錢穆同意顧炎武的觀點,認為“
亡天下”
遠比“
亡國”
要可怕,因為“
亡天下”
意味著一國精神文化的消亡。
E
.錢穆創辦“
新亞書院”
時,已然功成名就,之所以要自討苦吃,是要倡導中國文化,進而可以獲得在殖民地香港辦校的機會。
(2
)全文以哪些具體事例來表現錢穆先生一生奉行保護民族文化的思想? (6
分)
(3
)有人說余英時的挽聯非常準確地概括了錢穆先生一生的治學和情懷,試進行簡單分析。(6
分)
(4
)結合全文,聯系現實中的具體事例,談談你對錢穆捍衛民族文化的思想及行為的看法。(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
、(1
)參考答案:D
項3
分,B
項2
分,E
項1
分,A
、C
不得分。
答案解析:A
項錯誤,遺漏了原文“
及其現代意義”
等信息。C
項錯誤,原文是“
錢穆以這樣最直接的方式”
,而不是“
直接宣布”
。E
項錢穆之所以在香港這個殖民地上辦學,不僅僅是盡自己的責任,根本原因是借辦校之機,倡導中國文化,讓青人具有精神支柱,別忘了要做中國人。
(2
)參考答案:1
、錢穆堅持一生穿中式長袍;2
、錢穆在燕大教書時,不讀英文的水電費催繳單;3
、認為燕大各樓名字應該用中文,并為北大未名湖起名。4
、錢穆在香港創辦“
新亞書院”
,倡導中國文化,讓流亡者別忘了要做中國人。(3
點即可得6
分)
(3
)參考答案:上聯寫錢穆平生治學宗旨及書齋歲月,希望通過歷史研究,重鑄民族精神,重新發揚廣大民族燦爛文化;下聯寫錢穆前半生之選擇及心懷故土鄉魂的深情,表現了錢穆先生一生奔走大陸、香港、臺灣,卻始終不忘故土家園的情懷。這樣一副挽聯,是對錢穆一生最為深情和較為準確的概括。(上下兩聯的分析各3
分,共6
分)
(4
)參考答案: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中某些問題,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以下答案任選一個即可,如兩方面都談到,酌情給分。

錢穆的思想和觀點值得肯定。在當時的世界形勢下,捍衛自己的民族文化,體現的是經世救國的責任心。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潮流中,我們應該堅守和捍衛本民族文化,比如穿中式服裝,起名要用漢字,過中國傳統節日等,這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自豪。例如,現在有些企業喜歡為自己的產品起外國名字,這就是一種喪失本民族文化的體現。

錢穆的思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為他的思想和行為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但世界在發展,文化也要有交流發展,我們要用更開闊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對待本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吸取外來文化和文明的精華。比如他堅持使用漢字,現在英語成為世界性語言,完全不懂不看英語也不行。
(觀點2
分,結合全文分析2
分,聯系現實舉例并分析4
分,共8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4741.html

相關閱讀: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