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節選自王長虹《風歌一曲唱輝煌??唐以前的中國詩》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早在中國文字誕生之前,我們的先人就開始了有目的的詩創作活動,作為這種集體創作的記錄,即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詩經》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早在中國文字誕生之前,我們的先人就開始了有目的的詩創作活動,作為這種集體創作的記錄,即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对娊洝肥珍浟宋覈晕髦艹踔链呵镏腥~大約五百間的三百零五篇作品,故又稱《詩三百》。
《詩經》以現實主義手法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眾多的生活場面和生活希望,題材廣泛,筆法多樣,情調各異,涉及到勞動、祭祀、愛情、戰爭、階級對立等諸多領域,深刻寬闊地顯示出我們先人高度發達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創造能力,既具有巨大的認識價值,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寶,在世界文學史上,放射出奪目的光芒。
幾乎與《詩經》的同時,在我國南方地區的人民創作了一種體裁的詩——楚辭(楚地之詩)。與《詩經》基本上四行一句的格式不同,楚辭的寫法較為靈活,句式參差多變,且注重想象,虛幻性強,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經由偉大詩人屈原之手,楚辭得以發揮和完善,形成了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的現實主義交相輝映,代表著中國詩的兩大文學傳統。
兩漢時代,是我國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詩總的風尚,是對質樸的寫實主義的推崇,不重華麗,反對空洞,因而,詩的現實性都很強,生活氣息濃郁。這一時期,中國詩經歷了從四言詩向五言詩的轉折。多了一個字,既加大了容量,又多了一種表現形式,詩作的技巧也有了更多的經驗。
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國詩進入了另一個重要階段。一方面,魏晉詩人繼承了漢詩直面人生的藝術精神,產生了曹操那樣慷慨悲歌的豪氣詩人。另一方面,由于魏晉時的階級斗爭更加劇烈,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傾軋更為無情,稍有不慎,性命不保,因而,文人們表面上只談玄學,從空到空,實則是痛不欲生,對現實極為不滿。這就形成了魏晉詩凄苦悶郁的另一基調。這時期,對七言詩的探索已經出現。
從《詩經》、楚辭開始,中國詩經歷了秦漢、魏晉南北朝時代,產生了一批偉大的詩人,誕生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偟膩碚f,這一時期楚辭的浪漫主義影響不很顯著,雜言詩也不太多。《詩經》的影響卻是一目了然的。這一階段的詩,現實性都很強烈,其形式由四言發展到五言,且趨于完善,七言詩也出現,詩的創作在形式和技巧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唐朝詩人把這一階段的詩統稱為“舊體詩”或“古風”。這的確是一股神奇的、深邃的、美麗的古風,直到今天,它還在時時吹拂著我們,為我們的心靈注入清麗的奇思和幽深的玄想。
(
節選自王長虹《風歌一曲唱輝煌——唐以前的中國詩》)
1.
下列對《詩經》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集,是我們先人有目的的詩創作活動的記錄,它的創作早在中國文字誕生之前就開始了。
B
《詩經》所收錄的作品大約三百零五篇,這些作品是我國自西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間的詩歌。
C
《詩經》中的作品題材廣泛,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的生活場面和生活希望,《詩經》從而成為中國詩現實主義風格的源起。
D
《詩經》在在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顯著地位,它深刻寬闊地顯示出了我們先人高度發達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創造能力。
2.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楚辭的產生幾乎與《詩經》同時,它是屈原創作的一種體裁,后來成為了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B
兩漢時代,是我國詩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由四言到五言,雖只多了一個字,卻代表了中國詩的轉折。
C
魏晉南北朝時代,詩風有兩種走向,一方面是慷慨悲歌的風格,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凄苦悶郁的基調。
D
舊體詩的形式由四言發展到五言,最后五言詩趨于完善,又出現了七言詩,詩的創作形式和技巧也漸趨成熟。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
A
楚辭體詩相較《詩經》而言,寫法較為靈活,句式參差多變,且注重想象,虛幻性強,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
B
兩漢時代,詩風質樸,作品現實性都很強,生活氣息濃郁。因而,此時的詩不重華麗,推崇寫實主義。
C
魏晉時的文人們表面上只談玄學,從空到空,實則對現實極為不滿,談玄論道只是他們內心苦悶的一種宣泄形式。
D
從《詩經》到魏晉南北朝時代的詩,是先人留給后人的豐厚的文化遺產,直到今天,它還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
.(3
分) B
(作品三百零五篇是確數
,
五百的跨度才是“大約”的

2
.(3
分) A
(應是“我國南方地區的人民創作的一種體裁”,屈原只是發揮和完善者)
3
.(3
分) B
(因果倒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4754.html

相關閱讀:“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