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
—11
題。
(12
分,每小題3
分)
前不久,一項“城鎮居民文化消費”調查顯示,當前文化消費有以下特點:
文化消費水平偏低。理論上的研究數據與實際的消費水平有差距,多來所預測的“當人均生產總值接近或超過5000
美元時,會出現文化消費的倍增態勢”的現實圖景并沒有出現,再加上金融危機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群眾對文化消費的熱情。
實用性文化消費與休閑娛樂消費更受青睞。在促使城市居民參加文化活動和購買文化產品的諸多因素中,以“健身”“技能培訓”“教育子女”的選項比例為高;再就是偏重休閑娛樂和學習輔導類閱讀。居民文化消費主要目的是放松自我、休閑娛樂,娛樂性、享受性、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費占的比例偏大,相對嚴肅、高雅的文化消費則表現不足,說明目前居民文化消費尚處于適當改善生活環境、休閑減壓的初級階段,結構單一,層次偏低。
文化消費品價格與家庭經濟收入嚴重影響文化消費。在所有影響文化消費的諸多因素中,價格占據重要位置。文化消費費用高成為制約文化消費的重要因素。
知識產權意識非常淡薄,購買盜版文化產品者所占比例高。知識產權保護是文化產業得以健康持久發展的必要前提,盜版猖獗會嚴重影響創意者創造的激情、文化企業生產的動力與文化市場的良性運轉。
正因為如此,需要提高文化消費的自覺意識,轉變文化消費觀念,提高文化消費能力。
要培養文化消費主體,提高文化消費的自覺性。要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多種手段,對文化消費加以引導與培養,轉變文化消費可有可無的觀念,營造良好的文化消費環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費氛圍。還要通過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培養等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引導積極健康的消費理念,形成文化消費的習慣。
要研究大眾文化趣味,提供適銷對路的娛樂性強的文化產品。針對當前偏重娛樂文化的消費傾向,文化產品要放下架子輕裝上陣,在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的前提下,娛樂大眾并提升大眾的文化趣味。在大力發展趣味性、消遣性、休閑性、參與性強的大眾文化、休閑旅游、網絡服務、城市會展類項目的同時,加大創意力度,創造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符合當代時尚審美要求的原創產品,形成創意文化新品牌。
要降低文化產品的價格,并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擴大文化消費空間。政府要補貼文化消費,降低文化產品價格,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的愿望,維護群眾文化權益。
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提高版權保護意識,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費市場。對消費者來說,要樹立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要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宣傳知識產權文化,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摘自
1
月22
日
8.
下列對“文化消費”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
是人們使用文化產品、享受文化服務以滿足精神需求的一種消費。
B.
是人們用于
健身、技能培訓、教育子女、學習輔導類閱讀等活動的消費
。
C.
是人們
休閑娛樂消費與
因購買文化產品而形成的
實用性文化消費的總和。
D.
是人們
以休閑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消費和相對嚴肅、高雅的文化消費的總和。
9.
下列現象,不符合“當前文化消費”特點的一項是
A.
城鎮居民青睞休閑娛樂一類的精神文化消費,相對嚴肅、高雅的文化消費則表現不足。
B.
健身、技能培訓、教育子女,是城鎮居民參加文化活動和購買文化產品的重要內容。
C.
文化消費費用高,城鎮居民家庭經濟收入相對較低,嚴重制約了文化消費。
D.
城鎮居民中購買盜版文化產品者所占比例高,知識產權的意識比較淡薄。
10.
下列“提高大眾文化消費”的具體設想,與原文所述不符合的一項是
A.
調動多種手段,通過各種途徑,宣傳健康的消費理念,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營造良好的文化消費環境和氛圍。
B.
根據人民大眾的文化趣味,積極提供娛樂性強的文化產品,加大力度創造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符合當代時尚審美要求的原創產品。
C.
人民政府要努力提高民眾的收入水平,補貼文化消費,降低文化產品的價格,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的愿望,維護群眾文化權益。
D.
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引導消費者樹立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11.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要提高人民大眾的文化消費水平,就要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降低文化產品的價格,擴大文化消費空間。
B.
城鎮居民
的
經濟收入、生活環境、工作壓力,促使了他們對
實用性文化消費與休閑娛樂消費的青睞。
C.
要
民眾形成
良好的
文化消費習慣,就需要提高其文化素質和引導其樹立積極健康的消費理念,學校教育、家庭培養是其實現目標
的重要途徑。
D.
人民
大眾對文化消費熱情的消減,是因為“當人均生產總值接近或超過5000
美元時,會出現文化消費的倍增態勢”的圖景沒有出現。
參考答案:
8.
A(BCD
,內容概括不完全)
9.C
(是造成“當前文化消費特點”的一個原因)
10.B
(忽視了“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這個前提)
11.D
(強加因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68263.html
相關閱讀: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