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可以明事理,歷史的一縱一橫間總蘊含著發人深省的道理。因此,對歷史的縱橫把握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抓住縱橫兩條線索,縱向把握一地各個歷史階段的史實,橫向對比同一階段各個國家的不同狀況。如縱向:我國古代政體的變遷及其原因;中國人民反列強侵略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過程等。
橫向:工業革命時期東西方主要國家的發展狀況及此狀況對后來一系列事件的影響。這樣將知識穿線連網不僅利于宏觀把握知識體系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歷史是文綜三科中記憶量最大的一門,掌握好的記憶方法十分重要。除常用的多次重復記憶法外,還可用簡化記憶法,如我國的五個經濟特區可這樣記:深(圳)海(南)下(廈門)豬(珠海)(汕)頭;聯想記憶法,如黃河全長5464公里,就可聯想到5.4青年節,64與律師諧音(6的大寫是陸字),則可記為青年律師游黃河;
講故事法,歷史有一很大的特點就是故事性強,我們可將一些史實改編成小故事講給親友們聽,這樣既加強記憶又培養興趣何樂而不為呢!以上僅是我總結出的一些記憶方法(還“厚顏無恥”為他們扣上不太恰當的名字-嘿嘿,意會吧!),還有很多方法等著你去探索哦!歷史答題時要注意史論結合,如請根據所學對隋煬帝進行評價。
回答時我們就要列舉他的政略舉措并說明其影響,然后才能對其進行評價,不可只說個人觀點而忽略事實依據。另外,正確的入手角度也是答題的關鍵,如問到原因時要考慮從根本、直接原因答,還是主要、次要原因答,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角度回答。語文課上學到的分析方法在歷史答題中也有重要作用,如我們分析一個事件時可以從語文上講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等事件構成要素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73960.html
相關閱讀: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