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歷史知識點:動蕩不安的世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動蕩不安的世界:

1、背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時間:20世紀初)
2、原因:
根源: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殖民地對帝國主義國家的意義:是宗主國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表現:新老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德國——英法)
3、目的: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
4、解決問題的途徑:一方面歐洲列強通過談判和幕后交易解決彼此間的矛盾,糾集軍事集團;一方面它們把更大的賭注放在擴軍備戰上。
5、結果:隨著歐洲列強之間矛盾不斷加劇,出現了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


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經濟發展迅速原因:

1、普法戰爭后得到法國的大筆賠款——資金;
2、得自法國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原料;
3、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新老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根源: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經濟發展迅速。資本主義生產的特性決定了其對海外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由于在普法戰爭后得到法國的大筆賠款為其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得自法國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又為德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加上作為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避免了重復建設,經濟發展更為迅速,趕上和超過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因為其國內市場的狹小,對海外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的需求更加強烈。隨著國力的增強,德國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爭奪殖民地,在全球擴張的過程中,德國發現無論走到哪里,它都會被英國廣闊的殖民地所阻擋,德國要想獲得更多“陽光下的地盤”,必須從英法等國手中奪取,重新瓜分世界。列強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歐洲列強的擴軍備戰:

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歐洲列強大肆擴軍備戰。在這場軍備競賽中,德國的行動最引人注目。德國擁有一支龐大的裝備精良的陸軍。同時,它感到要同英國爭霸,必須掌握制海權。因此,德皇威廉二世叫囂:“海神的三叉戟必須握在我們手里。”德國通過了龐大的海軍建設計劃,決心與英國在海上一爭高下。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是英國得以稱霸世界300年的兩大法寶,英國海軍一直維持著“雙強標準”,即英國海軍的總噸位不少于在它之后的兩個大國海軍噸位的總和。對德國海軍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英國十分擔心德國的海軍力量超過自己,決心不惜血本,保持自己的海軍優勢。由此引發了一場英德海軍競賽。英國率先造出了新型的“無畏艦”,使得舊式軍艦的作用相形見絀。德國不甘示弱,很快就造出了自己的“無畏艦”。德國的急起直追對英國海上霸權的威脅與日俱增,英國決定,德國每造一艘大型軍艦,英國就造兩艘,以保持“雙強標準”。到大戰爆發前,德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海軍強國。這樣,德國在殖民霸權、海上霸權兩方面都對英國構成了挑戰,英德矛盾就成為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主要矛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80468.html

相關閱讀: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