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迪
“
沒有中國學生,整個日本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就難以為繼。
”
早稻田大學一位教授如是說。事實也的確如此,中國學生,現已成為日本各大學研究生院中最大的主顧。不論東京還是偏遠地區大學,來自中國的
“
院生
”
(日語
“
研究生
”
之意)已成為當地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線。
今天,盡管國內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但赴海外讀碩、讀博的中國學子仍如過江之鯽,目前僅在日本讀書的中國
“
院生
”
就有數萬之眾。這些學生的到來,給此間大學壯了門面,添了活氣。去,筆者一門
“
東亞政治研究
”
,選修的
8
名碩士生竟全是來自中國。
為何一定要千里迢迢到國外讀研?我想這可能與國內讀研生態有關,F在,中國考研人數連續
8
超過百萬,而近,國內研究生院競相擴招,設施、服務已近極限,難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讀研需求,就平均水平而言,日本高校不論在圖書、設施或服務方面都要好過國內,記得,十多前一名國內教授到日本研究,
3
個月后我問他感想,他說:
“
我最大的收獲是對研究又有興趣了。
”
以筆者國內研究機構工作的經驗,很能理解他的意思。在上世紀
80
代,考研基本屬于那些有志學問人的事兒,而今天,
“
讀研
”
吸引了更多的群體:那些不想早日踏入社會的,或者又想重溫大學校園生活的,那些生意成功的、仕途失敗的,都會以考研給自己一個改換環境的理由。當然,今天的
“
碩士
”
乃至
“
博士
”
,
“
精英
”
這層光環已經黯然,對許多老板、官僚來說,學位成了他們名片上的一種高雅裝飾。
在日本考研,依我的感覺,不比國內難。對外國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懂日語,很多日本研究生院要求考生有日語一級證書,此外考生還得寫一份
“
研究計劃書
”
,寫你要學什么、研究什么。剩下的就是考試,一般來說筆試要考兩門:一門專業、一門日語。此外再加一個口試。假如你有日語一級證書,學校可能會把日語考試免掉。有人問,難道英文不行嗎?事實上很多理工科的研究生院,不要求考生懂日語,懂英文即可。很多理工科研究生院沒有筆試,他們只是
“
書類選考
”
加面試,所謂
“
書類選考
”
就是看你申請書、
“
研究計劃書
”
,而面試主要考察那份
“
研究計劃書
”
是他人捉刀還是你個人的思考。
從成本上講,在日本讀研不比國內高太多,首先,國內碩士要讀
3
,而日本只
2
甚至有的大學碩士課程只讀
1
,另外一實習即可,此外,日本的研究生上課不多,留下時間給你讀書、調查,寫報告,至于學費,比美國相對便宜些,多數學校每學費
100
萬日元以下,相當于七八萬塊人民幣,再加上住宿、飲食、交通等費用,總共
20O
萬日元可打住。兩下來,
30
萬人民幣基本可供出一個碩士來,與中國學生相比,日本學生對讀研十分慎重,這是因為日本職場盛行
“
功序列
”
,你讀碩后再去工作,自然比同期同學少兩工作經驗,而碩士學歷在公司對你的評價并無意義。而且,學費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日本學生的家長大多屬于中產階級,這個階層的收入每項都有固定的用處,假如孩子突然提出考研,可能給家庭造成很大的支出壓力。所以日本學生不會輕易動考研的念頭,很多留學生以為,只要打工便可支付學費,但日本學生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那樣讀法,讀與不讀沒有差別,這是一個高學歷就業難的時代,那些人文科學的博士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了。這些,任何一所日本大學,只要招聘一個
“
中文教師
”
,大多成百乃至數百名中國博士報名,至于專業是否對口,這些博士根本沒空考慮。
今天,想做學問的,讀碩、讀博士之后依舊找不到工作;不想讀書的,卻僅為名片印上
“
碩士
”
或
“
博士
”
二字,而在研究生院空耗數時光。如此研究生教育,是否還有價值、還有意義?
(《新民周刊》
03
期)
15
.縱覽全文,請歸納中國大學生熱衷于留學日本讀研究生的原因。(
6
分)
16
.從文本看,當前國人讀研,主要基于怎樣的的考慮?請分條列舉。(
6
分)
17
.作者在質疑讀研的價值,或許基于他對當前社會環境的失望。如果要破除當前這種亂局,你以為出路在哪?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
6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5. ①
國內讀研生態欠佳;
②
日本考研難度不大;
③
讀研限短,費用不高。(每點
2
分)
16. ①
有志于做學問;
②
旨在改善環境或逃避現實;
③
用來裝點身份;
④
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答出
1
點給
1
分,
2
點給
3
分,
3
點給
4
分,
4
點滿分)
17. ①
國家要引導研究生將專業研究落到實處,學以致用,避免諸如文科
“
研而無用
”
的悲劇現象,不能讓社會滋生為學歷而讀研的心態。
②
國家理應杜絕官員、大款讀研以充門面、抬身價的惡行。
③
國家應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鼓勵學生早就業、早創業,而不是撲進小樓空耗時光。(每點
2
分,其他答案若能立足文本言之成理,可酌情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12399.html
相關閱讀:“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