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教案::論述類使用類文本閱讀(共2課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閱讀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考點一、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一考向分析 考點 題號 浙江卷 浙江卷 2009 浙江卷 8 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重要句子的理解與分析 9 歸納內容要點,評價文章觀 考點一、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一考向分析
考點
題號

浙江卷

浙江卷
2009
浙江卷


8
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重要句子的理解與分析

9
歸納內容要點,評價文章觀點。
評價文章觀點、態度及對表現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重要概念含義的理解

10
文中重要概念含義、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主觀題)
文中重要概念含義的理解(
主觀題)
歸納內容要點,評價文章觀點,根據文中信息推斷
11

語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結構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主觀題)
中心意思的概括(
主觀題)
二、命題分析
1.
考點分布集中,主要涉及三方面,重點考查學生的篩選、概括、理解、分析能力。
2.
題量已經減少,由4
變3
,最后一小題為主觀題。每小題3
分,共9
分。
3.
考點一般采用單一命題形式,但考點的題號位置會有所變動。
三、真題講解
例題
1~3
題。(
(
  
]
抓住
]
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后果,在遵循自然的規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學技術,達到與自然共濟
p36


2
、(
9
分,每小題
)
選項
對應原文信息
干擾類型
閱卷評析
A.
中西不同的傳統發生碰撞、影響、融合,就會形成一個有利于實踐的大傳統。
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句“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會形成一個大傳統”和最后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比照中思考……獲得新境界”比對。
無中生有
通過比對我們能發現第一自然段的“它們”指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傳統”很顯然是指“不同的傳統”,“碰撞、影響、融合”在原文中都有對比點。易錯點在“實踐”二字,考生會誤認為“無中生有”,其實此選項需要融合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中的“引導實踐”來理解。
B.
在繪畫領域,應權衡中西傳統,著眼于相通之處,力求獲得滋養。
此選項需要比對第一自然段中的五、六、七(
作為一個中國畫家不應該顧此失彼……力求在“大傳統”中獲得滋養)
三句話。
外延過寬
通過對比這三句話,我們不難發現“不應該顧此失彼,而應該從容對待,既不畫地為牢,也不盲目追隨”就是“應權衡中西傳統,著眼于相通之處”,“力求獲得滋養”在原文中的對比點是“力求在‘大傳統’中獲得滋養”。學生的易錯點是“繪畫領域”,原文是“作為一個中國畫家”,此處易理解為“外延過寬”,但這里運用了以點帶面的寫法。
C.
觀察和比照中西傳統,就能發現其中共同的規律,從而深入本質,引導實踐。
與原文最后一段“表面上是兩個傳統,本質上則是一個規律”和“在比照中思考,在觀察中發現,就能深入本質而引導實踐”相比對。
未然
必然
在比對中可以領會到“表面上是兩個傳統”就是指“中西傳統”,“觀察”“比照”“發現”“規律”“實踐”在原文中都能找到對比點?忌族e點在“從而”,誤認為是“未然說成必然”,原文中“就能”實際上就是對上面行為的推測結果,“從而”也是推測結果。
D.
“衡”與“融”強調的重點,就是在中國繪畫中更多地體現西畫的藝術范式。
與原文第一自然段中的“立足本民族之體,巧取東西洋為用”句相比對。
程度深淺
通過比對“立足本民族之體,巧取東西洋為用”,很容易發現,選項“就是在中國繪畫中更多地體現西畫的藝術范式”錯了,將“巧取”改為了“更多”,程度發生了改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23964.html

相關閱讀:認識實用類文本的文體特征與主要表現手法
探討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解題規律
閱讀測試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高考人物傳記復習對策
現代文閱讀常用術語和答題格式表格分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