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代文閱讀題解題方略
語文高考要求考生能閱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的分類,大致著眼于文本的功用,若著眼于表達方式,則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三大常用文體。
論述類文本解題方略
現代文論述類文章閱讀考查側重于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讓考生借助語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捕捉語言信息,主動獲取知識,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統、透徹地弄懂相關科技知識,更不是從專業知識理解的角度來考查。這類文章由于內容覆蓋面寬、思維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較強綜合性。
。ㄒ唬┟}特點
1
.選用材料新近、新穎。高考選用的材料,往往是反映某一個領域最新動向的文章,包含了社會科學的研究動態和成果,或是對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的評價和看法,淡化文章背景,內容有積極意義,有一定文化底蘊,也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新鮮、新穎。
2
.設置選項誤導、迷惑。語言是信息的載體,高考對處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到語言上,因此高考題設置選項,往往具有誤導、迷惑性,進行多種干擾。善于識破選項陷阱,無疑是提高答題準確率的關鍵。常見的干擾點有:
、
.混淆范圍。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浯笫挛锏姆秶、作用、程度,或者故意夸大事物實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或者任意擴大概念外延等。
、
.誤劃類別。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把同類的拆開,或把不同類的歸在一起。
、
.因果顛倒。命題者設計選項時,一是把“
因”
錯斷為“
果”
,“
果”
錯斷為“
因”
,顛倒了兩者的關系;二是強加因果,就是把沒有因果關系的說成是因果關系。
、.
主次顛倒。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將“
主要”
的一面和“
次要”
的一面倒置。
、
.是非顛倒。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將閱讀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將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
.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點說成是所有同類事物所具有的特點 。
、
.張冠李戴。把甲的發明說成是乙的發明,或者把甲的特點說成是乙的特點。
、
.無中生有。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故意設置原文中沒有的信息。
、
.答非所問。命題者設計選項時,選項與題干毫不相干,答與問游離,完全沒有內在的聯系。
、
.偷換概念。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將選項中的詞語同原文中的詞語非等值概念交換,或選項在表述原文意思時漏掉了原文中的一些重要詞語,或把原文對中心語的陳述,換成對修飾語的陳述,或有意擴大或縮小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
斷章取義。命題者設計選項時,不是從全文主旨去理解內容,而是背離主旨,抽取只言片語,組合成貌似正確的選項來誤導人。
、
、已然與未然。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故意把“
尚未發生的事情”
轉述為“
既成事實”
。
⒀
、偶然、可然與必然。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確定或還未實現的事情說成“
既成事實”
。
。ǘ┓椒记
做一般論述類文章的閱讀試題,要掌握大體的解題思路和步驟:
1
.先通讀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用鉛筆標記重要符號的信息。這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在閱讀中,通過把握文章的關鍵處,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價值趨向。一般來說,論述類文章的標題、起始段落的中心句,開啟幾個重點主體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幾個重點主體段落的收束句,全文總結性段落的總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價值取向。整體閱讀時快速抓住這些語句,對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內容要點或分論點,把握文章局部內容的內在關聯,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
2
.審析題干,吃透選項。有了對全文的整體把握,不難迅速找準區域。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的題干設置,限定了考生答題的內容,指示著思維的方向。我們在解答現代文閱讀試題時就要仔細地審析題干,弄清題目要求,然后按照要求吃透各選項的含意,根據上下文的意脈,尋找答題的信息,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試題。但是有的選項涉及的信息不止一處,考生常常擇其一點而丟掉其他。這就要求考生在實際閱讀中要培養自己的“
多點意識”
,力求找準找全對應點,也就是答題的區間。
3
.閱讀時,先看題目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確定對應的語句,再仔細分析這一段里每一句話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閱讀題一般是從選文里有可能被考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來編成各種形式的問題,用來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閱讀題解題的核心是“
提取信息”
,亦即篩選,因此,答案要從選文里找,只要認真揣摩上下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語句,大多數題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夠“
摳”
出來的。
4
.在辨析過程中,找到題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體確定作答范圍。把題中每一選項的表述與文中相關內容仔細比較,看有無變化。從句式、陳述對象、句意側重點、范圍大小、程度輕重等方面辨析異同,認清命題者設題常用的干擾方法,避免誤入陷阱。其中,有的變化可能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內容并無改變;有的變化是本質上的,如偷換概念、張冠李戴、以偏概全等,其表述內容與原文不同。需要說明的是有些選項在文中找不到相關語句,這就需要仔細辨別其是無中生有還是合理分析。
5
.閱讀題的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
問”
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牢記:①
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的語言形式。②
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考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③
棄含蓄為直接,棄分說為概括。④
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6
.要認真分析題干中的每一個詞語的含義。如“
意義”“
解釋”“
作用”“
原因”“
證據”“
主要的”“
根本的”“
屬于”“
不屬于”
等。特別注意文中某些虛詞,如“
可能、大概、也許、將會”
等,甄別正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23967.html
相關閱讀:認識實用類文本的文體特征與主要表現手法
探討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解題規律
閱讀測試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現代文閱讀常用術語和答題格式表格分析
高考人物傳記復習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