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栽物”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歷來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狀況是社會進步與否的重要標志,影響著一個國家、民族的長治久安。沒有道德,哪來和諧?
儒家“厚德載物”思想的當下價值毋庸置疑。
“厚德載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通俗地說,厚德載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順天而動的,人應效法地,以厚德寬容待人。所謂“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謂“載物”之“物”,不僅專指萬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德載物”,即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厚德載物強調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養,要胸懷寬廣,氣度宏大,既客人之短,恕人之過,更要寬厚待人。
“厚德載物”有利于培養現代道德人格,保證人生價值的實現。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
“厚德載物”督促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進個人幸福。儒家強調人與動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視人的現實生活的精神維度,主張向內尋求生命的根據和快樂的泉源。儒家許多富有生命力的傳統道德,如正義、誠實、信任、寬厚等等,已構成人們恒久的道德情懷,使人有尊嚴地生活。現實社會中,物質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們領悟到生活不只是為滿足物質享樂而忙碌,還應有精神追求的樂趣。“厚德載物”思想能夠培養人們的仁愛之心,使人克制人欲、減輕自私自利之心,愛他人、愛社會、愛人類、愛萬物。道德高尚、胸懷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發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載物”的人文特質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厚德載物”作為一種博大的精神素養,它是播種和諧的種子。“厚德”強調個人內在道德修養,對構建和諧社會有其獨特的意義。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現實中,如果我們注重自我修養,在人際互動中約束個人行為,減少人際摩擦,化解人際中的緊張與沖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在當今多元化、多樣性的社會中,“求同存異、包客共濟”,對于調節各種關系和矛盾,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商品經濟的發展強化了人們的競爭意識,但這并不排除道德領域中的寬容、寬厚。儒家“厚德載物”思想,對于培養現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構建和諧社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選自《光明日報》
12
月29
日
6
.關于
“
厚德載物
”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
“
厚德載物
”
作為最高道德境界,對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長治久安有著深遠的影響。
B
.
“
厚德載物
”
,是說人是順天而動的,應效法大地,用
“
大德
”
、
“
高德
”
寬容待人。
C
.
“
厚德載物
”
,就是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不僅德澤萬物,而且首先要德澤一切人。
D
.
“
厚德載物
”
,強調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過,更要寬厚待人。
7
.關于
“
厚德載物的當下價值
”
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
厚德載物
”
為現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論模式,有利于現代道德人格的培養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B
.
“
厚德載物
”
作為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內容,要求現代人具有廣博的愛心,有道義感,有道德操守等。
C
.
“
厚德載物
”
能培養現代人的仁愛之心,促使他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們道德高尚、胸懷博大,得到發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
.
“
厚德載物
”
有利于引導現代人加強自我修養,規范個人行為,對構建和諧社會有其獨特的意義。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
.
“
厚德載物
”
中的
“
物
”
,應該包括
“
人
”
和
“
物
”
兩方面的內容,而且應該首先包括社會的
“
人
”
。
B
.凡是有作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為人的道德品行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高度。
C
.儒家許多富有生命力的傳統道德,構成了人們恒久的道德情懷,他們的精神境界是后人無法企及的。
D
.在當今社會中,
“
求同存異、包容共濟
”
,是調節各種關系和矛盾、強化人們競爭意識的重要因素。
參考答案:
6.B
(應該是“地的本性是順天而動的”)
7.B
(不屬于“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內容”的范疇)
8.A
(
B
項說法過于絕對。
C
項“后人無法企及的”說法無中生有。
D
項“強化人們競爭意識”的應該是“商品經濟的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53412.html
相關閱讀: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