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學年下期南陽市普通高中二年級期終質量評估
思想政治試題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徹底完備的唯物主義哲學,它在內容上實現了 高中學習方法
①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②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③科學性和革命性的有機統一 ④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觀點與“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蘊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②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 ③心外無物 ④存在就是被感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主要是
A.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B.細胞學說和生物進化論
C.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D.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4.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往舊哲學的根本區別,在于它堅持了
①唯物論 ②唯物史觀 ③辯證法 ④實踐觀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边@句勵志名言若從哲學角度看也有偏頗之處,主要在于
①說明了世界是變化發展的 ②有主觀唯心主義傾向
③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④有客觀唯心主義傾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6.莊子強調順應天命,無為而治。荀子則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A.莊子是客觀唯心主義,荀子是主觀 唯心主義
B.莊子是主觀唯心主義,荀子是樸素唯物主義
C.前者包含了順應自然的合理思想,后者強調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D.莊子強調要順從自然規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觀能動作用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7007.html
相關閱讀: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