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道哈格里夫斯發明手搖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發明"旅行者號"火車機車的基本史實;理解工業革命最先從英國開始,后擴展到歐洲、北美的基本線索。
2.理解工業革命過程中各個環節相互促進的連帶關系,培養學生比較、判斷推理能力、初步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以及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
3.通過一系列發明大多來源于一線工人、技師的史實,啟發學生認識到發明創造不是科學家的專利,培養學生刻苦鉆研、虛心學習、大膽探索和努力實踐的精神。通過工業革命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使國力增強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瓦特與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影響。
理由:"珍妮機"的發明是這場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但這時期機器動力主要是使用人力、風力、畜力、水力,這使得機器的工作效力受到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機后,以蒸汽為動力的機器應運而生,隨之交通運輸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后,生產效率獲得飛速發展。因此在這一系列發明制造中,動力問題的解決是關鍵。
理由:工業革命在世界歷史中地位很重要,它不僅使社會生產力獲得巨大飛躍,而且使社會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可以說影響到一個時代。此后一系列歷史事件的發生如果追溯歷史根源,都要歸根到工業革命,如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和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等,均與工業革命有一定的因果聯系。只有正確理解了工業革命的影響,才能準確把握第一次工業革命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難點:理解工業革命及其影響。
理由:本課的主題是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由工場手工業階段到大機器生產階段的一個飛躍,它是生產領域里的一場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工業革命的完成對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感知歷史;重點解讀──感悟歷史;習題鞏固──落實基礎。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相關課件。
學生:收集珍妮機、瓦特、改良蒸汽機等相關故事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回憶前幾節課學習的內容思考回答"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有哪些?"
學生回答: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法國大革命(1789年)。
教師導入:在同學們的印象中,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比如我們學到的英、美、法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其實,暴力奪取政權只是革命的一種方式。就在二百多年前,正當革命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完全不同的革命,這場革命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它通過和平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就是工業革命,讓我們一起掀開這世界歷史重要的一頁──"蒸汽時代"的到來。
2.自主學習,感知歷史
教師出示導讀提綱,同學自主完成,并交流明確答案。
(1)工業革命最早出現于哪個部門(行業)?(棉紡織業)
(2)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及標志性發明?(18世紀60年代;珍妮機的發明)
(3)工業革命最早在哪個國家開始,并率先完成于何時,其標志是什么?哪些國家也相繼開展工業革命?(英國;1840年前后;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法國、美國等國)
(4)工業革命中是誰解決了動力問題?他發明的成果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瓦特;改良蒸汽機;作用見教材90頁第一段)
(5)工業革命中交通工具的發明有哪些?其動力機是什么?這些交通工具的發明起到了什么作用?(美國人富爾頓發明的汽船(輪船);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的火車機車;交通工具的發明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6)概括工業革命的影響?(見教材90頁最后一段)
本環節中,同學自主查找,小組討論,集中作答。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步感知本節的教學內容。
3.重點解讀,感悟歷史
(1)珍妮機的故事
教師出示教材88頁"珍妮機"的圖片,請同學給大家講有關"珍妮機"的故事。并請同學們結合教材88頁相關內容,概括形容一下珍妮機。
指導學生明確兩個問題:一是珍妮機的發明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它的問世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為政治上英國最早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擁有廣闊的海外市場,隨著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供不應求,為了提高產量,需要技術革新,珍妮機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產生的。二是"飛梭"的發明不可以看作是工業革命開始的起點,因為飛梭它只是一種工具(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一個機器。工業革命中最早發明的機器是珍妮機。
(2)瓦特與蒸汽機
教師出示教材89頁"瓦特和他發明的蒸汽機模型"圖片,找同學講瓦特的故事,從故事中體會瓦特熱愛科學,勇于探索,努力實踐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教師指出:隨著珍妮機的發明引發了棉紡織業、冶金、采礦等部門的一系列發明,大量機器涌現出來,工廠紛紛建在河流、山上等,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明確指出:由于當時動力問題沒有解決,依然使用人力、風力、水力等自然力,但是這種自然力又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因而在發明使用機器過程中,動力問題的解決就成為關鍵,而這一問題是英國機械師瓦特解決的,他在前人發明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他改良的蒸汽機首次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隨后許多生產部門也紛紛采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人類從此由手工工場時代進入到蒸汽時代。
教師準備酒精燈、燒杯、紙板,由學生演示蒸汽機工作原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學科間知識整合。
(3)交通工具的發明
教師:隨著機器的發明、動力的改進,產品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新的問題又涌現出來,那就是如何把這些產品運送出去,舊有的交通工具馬車、牛車是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的。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出現也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教師指出,隨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隨之而來的是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4)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師出示工業革命影響示意圖,指導學生理解并掌握。
教師指出,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隨后法國、美國等國先后完成工業革命。聯系中國近代歷史1840年英國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史實,進行中外歷史的橫向比較,引導學生得出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推進社會進步,要使國力增強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4.習題鞏固,落實基礎
(1)英國工業革命中首先進行技術革新的部門是( )
A.棉紡織業 B.冶金業 C.采礦業 D.交通運輸業
(2)英國工業革命中最早出現的機器是( )
A.飛梭B.珍妮機C.改良蒸汽機D.輪船
(3)工業革命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是( )
A.珍妮機的發明 B.火車的發明 C.改良蒸汽機的發明 D.汽船的發明
(4)生活中19世紀中期的英國人出門旅行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輪船 B.火車 C.飛機 D.馬車
(5)近代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先突破的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
(6)閱讀下面材料:
"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出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請回答:此材料說明工業革命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1)?(5)ABCBC
(6)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5.反思總結,歌訣小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英國率先興變革,始于珍妮紡紗機。
解決動力是關鍵,瓦特改良蒸汽機,蒸汽時代來臨了。
近代交通有革新,美國輪船英火車,便利生產與生活。
工業革命影響大,創造巨大生產力,社會面貌變化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10875.html
相關閱讀: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