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會考完以后,普遍的公立中學都會集中進入選修課本的學習。在這一階段,許多學生開始死心塌地學習文科,對兩本選修課本投入巨大的精力。殊不知,這里面存在著嚴重的誤區。事實上,在高考中,直觀地看,選修課本分值有20%,但實際上只有大約4%的分值是真正需要靠選修課本知識解答出來的(具體細節請在百度搜索邵軼辰,我在網上的真題解析等多份資料都闡釋了這一問題),所以投入大量精力,其實許多都做了無用功。關于選修課本,最需要注意的是每個課本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系,以及選修課本與必修課本中知識的聯系。切切不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學習完全局限在選修課本上。
最后想對高二的同學們說的是,選擇了高中其實就是選擇了高考,進入高二的你,需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如果你能在高二的時候,提前接觸一些高考的題目,提前聽一些高考培訓的課程,會使你的眼光、理論水平迅速得到提高,站上一定的高度,使你未來的學習變得更加簡捷有效。所以,請大家及早著手,提前為備戰高考做好準備,這一點小小的改變,會對你的高三生活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后,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征、經濟特征、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于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絡,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
要想學好歷史,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還必須掌握解題的方法,在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F在,歷史考試主要有以下四種題型:選擇題、判斷題、材料分 析題和問答題。首先,我們要了解各種題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卮饡r要把相應的問題講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層次清楚,最好分要點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過不斷的練習,解題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同學們,只要你們對歷史學習付出極大的熱忱,有信心和決心,肯努力,講求方法,你們一定能學好歷史,并在考試中取得優秀的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25203.html
相關閱讀: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