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臺灣前“監察院長”錢復在其回憶錄中,披露了臺灣被逐出聯合國的細節,包括很多臺灣與美國之間的重要政治“外交”內幕。
早年從臺大政治系畢業后,錢復前往美國耶魯大學取得國際關系博士學位,回臺后,先任臺灣“行政院秘書”職務,并于1964年開始接觸臺灣對美“外交”工作。在蔣經國刻意栽培下,錢復從臺灣“新聞局長”、“外交次長”扶搖直上,并于1982年被蔣經國任命為臺灣“北美事務協調會駐美代表”長達六年時間,與美國政界關系很深。直到1988年再度回臺,出任“外交部長”。
多國贊成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進入60年代以后,隨著新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國際社會也越來越認識到,無法再將新中國排斥在聯合國大門之外,而驅逐臺灣在聯合國的“代表”就成了大勢所趨。1970年9月,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召開了第三屆不結盟國家高峰會。會議宣言重申聯合國應早日實現“會籍普遍化”,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在這次會議后,赤道幾內亞和埃塞俄比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0月13日、11月6日,加拿大和意大利先后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隨即發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在這年10月間舉行的聯合國成立25周年慶典上,先后有33個國家的領導人發言贊成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其中有9個國家是臺灣的“邦交國”。
這一年,“支持中國案”首次獲得多數票。錢復回憶:美國駐臺灣“大使”馬康衛11月23日上午來“外交部”,對于投票結果表示“失望、悲痛、煩惱、憤怒”,并針對每一個變更投票立場的國家,詳細分析了其改變的原因。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客死臺北。有臺灣報刊傳言,蔣介石是“被尼克松氣死的”。錢復在回憶錄中詳細記載了1971年10月25日,也就是聯合國投票驅逐蔣介石代表的這一天,代表團回到駐地已是次日凌晨零點三十分!氨疾ㄒ蝗盏耐跏烂鳌笫埂暧60,一足微跛,到了團部無法忍住淚水的暢流,不久變成放聲大哭!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門案辭去美國總統,宋美齡次日將一份英文稿件交給錢復,要求立即發表。由于文中對尼克松決定與新中國和解大加批判,讓錢復不敢照辦,因此轉給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蔣經國邀請葉公超、黃少谷、沉昌煥、周書楷會商后,認為茲事體大,因此由官輕位卑的錢復出面,要求宋美齡修改部分段落,遂引發跟宋美齡關系密切的孔令侃的不滿。1975年初,蔣經國指示錢復盡快赴美,才讓他避過一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90356.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