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至2018年1月,為配合西安北至機場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組隊在空港新城南部進行考古發掘,共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戰國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漢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6座。在其中一座戰國時期的秦墓中,發現了一壺兩千多年的"陳釀"。
據項目負責人、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介紹,在這座墓中,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了一件銅壺,內存總量約300毫升的近乳白色透明液體。在第一時間送至相關單位開展科技檢測后發現,液體中含有較高的羥脯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以及少量任二酸、月桂酸等脂肪酸等物質,屬于酒類物質。
據許衛紅介紹,在咸陽地區的秦人墓葬中,近年的考古發掘已有二例銅壺內殘存液體的情況,其中一例是坡劉村的秦貴族墓葬,與本次發掘屬于同一處秦人墓地范圍,發掘者推測亦可能是酒類。
而早在2003年3月,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北郊文景路一處工地內,便意外發現了一件裝有26公斤美酒的西漢早期鳳首銅鍾。2019年10月,寶雞眉縣曾經出土了一件秦代扁壺,里面的液體經過鑒定被確定為酒。而2007年發現于渭南白水縣一件青銅壺內的美酒,則將現存最早美酒的時間前推到了戰國時代。
到了2019年,陜西的考古工作者又在寶雞石鼓山商周貴族墓中發現了酒的蹤影。一件青銅卣,在提取時發出了液體晃動的聲音。由于卣本身就是一種酒器,而當時的人又有在陪葬酒器里灌滿美酒的習慣,所以考古專家初步判定,卣內裝酒的可能性極大。如果確定是酒,那么這將是3000多年的"陳釀"。
雖說酒越陳越香,但這些"陳"過了頭的酒卻是不能飲用的,漫長的時光讓美酒失去了甘冽的口感,同時器皿上的各種金屬元素沉積進酒中,美酒或許早已變成了毒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46211.html
相關閱讀: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