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蔣介石的軍事集團里戰將如云,內有五人能征善戰,屢被重用,人稱“五虎上將”:“干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五人后來都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高職;劉峙曾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徐州“剿總”司令;顧祝同曾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蔣鼎文曾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冀察戰區總司令;陳誠曾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參謀總長;衛立煌曾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東北“剿總”司令。
干將陳誠
陳誠(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辭修,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一生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中華民國副總統等職。陳誠主政臺灣期間,在民生、軍事、經濟各方面皆有政績,對穩定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臺統治作用甚大,臺灣民眾稱呼其為陳誠伯。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也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后蔣介石執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中華民國國軍內部由陳誠領導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稱。
陳誠在大陸情勢逆轉的關鍵時刻,整編來臺部隊、改革幣制、穩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規劃地方自治;是蔣中正以外的第二號人物,對臺灣社會與經濟具有深遠的影響。
陳誠對知識界人物頗為禮遇,向與胡適、蔣夢麟、梅貽琦、傅斯年、王世杰友善,并敢于重用不親近蔣中正或蔣不喜歡的人物。如1930年代,陳誠就曾拉攏反對蔣中正的人物,包括唐生智大將劉興與馮玉祥麾下的孫連仲;以及廣東的張發奎、薛岳、吳奇偉等人。陳誠用人唯才,較不論籍貫、派系,只要善戰,有才能,大都爭取其加入第18軍。而蔣中正亦放任陳誠重用曾反對自己的人,如陳誠禮遇張發奎,并曾言可讓張指揮其第18軍。
忠將顧祝同
顧祝同(1893.1.9?1987.1.17),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墨三,江蘇省漣水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畢業。辛亥革命爆發后,曾參加革命軍。后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孫中山,任粵軍許崇智部軍事教導隊區隊長。1925年參加東征后,歷任國民革命軍師長。1927年后,歷任第九軍軍長,第一軍軍長,第十六路軍總指揮,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國民黨四大中央執委,江蘇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軍總司令,重慶行營主任,貴州綏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營主任等職。
抗戰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1941年發動皖南事變?箲饎倮笕侮戃娍偹玖睿瑖啦繀⒅\總長。去臺灣后任代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1987年1月17日在臺北逝世,享年94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53430.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