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敗退臺灣以后,一直念念不忘反攻大陸。其間,美國人曾三次考慮用原子彈襲擊中國大陸,但蔣介石三次都反對。
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表示,如果蔣介石政府需要,愿意借出原子彈,以幫助蔣介石反攻大陸。
1954年10月20日,蔣介石日記云:召見叔明,詳詢其美空軍部計劃處長提議,可向美國借給原子武器之申請事,此或為其空軍部之授意,而其政府尚無此意乎?對反攻在國內戰場,如非萬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對于民心將有不利之影響,應特別注意研究。
叔明,指王叔銘(1905-1998),山東諸城人,中國空軍創始人之一。1950年4月任臺灣防空司令部司令。1952年升任空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由于他和美國空軍之間長期而深厚的關系,因此美國有關方面選擇他作為向蔣介石的傳言人。
蔣介石深知,自己初退臺灣,立足未穩,完全不具備反攻大陸的條件。因此,他在1951年《大事預定表》中強調,準備未完,切勿反攻;無充分把握,決不反攻;時機未成熟,亦不反攻。
之后,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尤其是朝鮮戰場激戰,讓美國不敢兩面開戰,美國對蔣介石政府的軍事支持也遠不如以前。
美國人在很長時期內對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計劃不感興趣,認為這只是蔣的夢想,因此,對蔣的軍事援助也不很積極。蔣介石曾在1951年10月20日的日記中抱怨,美國應允的1951年軍援計劃7千萬美元,至今“一物未到”。12月31日日記稱,美國運到臺灣的軍援武器占其應允總數的32%不到。對于蔣介石所要求的新式噴氣戰機,美國人擔心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要求蔣介石保證,不得采取對大陸的攻擊性行動,以免將美國拖入戰爭。
到了1954年,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束,美國又重新對蔣介石伸出了橄欖枝,希望借助蔣介石,挑起兩岸爭端。當年,美國空軍部計劃處向蔣介石提議,只要蔣申請,即可出借原子彈供反攻大陸之用。
當年2月14日,蔣介石邀請美國軍方高級將領普爾少將等人聚餐,參加者一致表示,愿隨蔣介石“并肩反攻大陸”。9月3日,海峽兩岸發生炮戰。解放軍自廈門向金門發炮6千余發,擊斃美軍在金門的顧問2人。7日,臺灣蔣軍出動?哲姽艚夥跑娕诒嚨。
面對美國如此”慷慨“,蔣介石果斷表態,在反攻計劃中,堅決不適用原子彈。
蔣介石當然知道原子彈的厲害,也知道此物對他反攻大陸會很有用,但他更清楚,此物“使用”不得,一旦使用,“對于民心將有不利之影響”。后來的歷史表明,蔣介石終其一生,沒有向美方提出有關“申請”。
蔣介石雖然是個反共的政治家,但是,他懂得爭取“民心”的重要。一旦他向美國人借用原子彈,那么,不僅反攻大陸不會成功,而且,他就永遠成為民族的罪人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60224.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