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能夠左右時局,操控近代中國風云的變化,主要得死力于在其鞍前馬后、奔走效勞的“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
關于這三位牛人,以許多革命黨的回憶說,辛亥革命期間曾作為代表與南方革命政府和談的唐紹儀,曾給孫文做過一個形象比喻:整個北洋系里,如果說袁世凱是手心,那么這三個人,就是中指和兩根食指,絕對的頂梁柱人物。
而身為手心,袁世凱一個公認強大之處,就是不但深知這三人的脾氣秉性,甚至對于他們的心態拿捏,都精準到控股地步。
這三杰中,王士珍年齡最大,成名最早,十七歲就成了淮軍葉志超的親兵,袁世凱還在朝鮮做外交官熬年頭的時候,他就在山海關練炮兵,練出來的一流炮兵,讓德國參觀團都擊節叫好過。后來參加甲午戰爭,大家都被日本追著揍,就他狠狠揍了日本幾下,好歹給大清陸軍爭了點面子。
往后跟著袁世凱小站練兵,朝廷過來檢閱,他親手練出的精銳,讓清朝權臣榮祿十分開眼,當場大為贊嘆。后來袁世凱巡撫山東,王士珍練的好兵,又把德國兵也閃了一回,德國膠州總督當場贊譽他與段祺瑞馮國璋為“北洋三杰”,也正從此開始,這名號不脛而走,最鞍前馬后的王士珍,更堪稱是其中最粗的一根中指。
但在后世的記錄中,他的名氣反而最小。因為王士珍性格中的另一特點,就是低調。不管立多大的功勞,都從來不顯山露水。明明是自己辛苦的成果,都謙虛歸為領導。比如袁世凱練兵,大方向老袁抓,具體細節都是王士珍拿,可練出來精彩表現,他卻決口不提自己功勞。后來鎮壓義和團,老袁還沒說話,他就主動殺了一片。等著袁世凱責問,王士珍卻大包攬說:如果這事對,功勞是您的,這事要錯,論罪是我的?砂言绖P感動的不輕。
可要用好這么個厚道人,卻也不是白吃的午餐。他能跟隨袁世凱,也全虧了袁世凱慧眼識英:當初袁世凱小站練兵,王士珍興沖沖來報名,這卻正是他人生里最灰暗的時刻,剛打了敗仗不說,又因嫡母病故,鬧的滿臉憔悴。如此狼狽形象,弄的袁世凱身邊的心腹都竊笑不已。但袁世凱卻不笑,問了幾個問題,就立刻拍案叫絕:收了。自那以后,袁世凱給王士珍,一直關照有加。這種既相托敢委性命的氣魄,才成就了王士珍士為知己者死的人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60227.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