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歷史上姜子牙的親民之策竟成就了齊國之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姜子牙是周朝開國的功臣,他曾經輔佐過文王、武王兩代周天子,周朝建國后被封在齊,為一等爵,是齊國第一代開國國君,史稱姜太公。關于姜太公的故事傳說很多,等到《封神演義》一書問世,姜太公更是被完全神話,成了能夠呼風喚雨、代天封神的神仙。然而,真實的姜太公年輕時窮困潦倒,嘗遍了人間愁苦滋味。但是,杰出的人有別于常人之處在于,他能夠把每一次的挫折經歷都變成人生的財富,在最需要的時候使用它,姜太公就是這樣一個杰出的人。他因為有著民間的貧窮經歷,所以他知道民間的疾苦。因為他前半生都在和底層人士打交道,所以他知道底層人士的喜怒哀樂,所欲所求。齊國建立后,他把親民作為基本國策,齊國很快由一個和東夷雜居的窮地方變成了一個代天子征伐四方的強國。齊國是秦始皇滅亡的最后一個強國,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見證了周朝興衰更替的諸侯國,即便是中間國君易主,但國名未改,可見這個國家是如何的重要。而這一切,都是源于它的開國國君姜太公以及他的親民之策。

姜太公受封齊國,到任后,他修明政事,順應民間風俗人情,開放工商之業,發展齊國沿海的漁業鹽業,大多人民很快就歸附齊國,齊國也就成為東方的一個大國。等到蔡國的管叔叛亂,淮夷之地也背叛了周王室,成王就派召康公對姜太公說:“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如果他們有罪,你都可以征討。”齊國因此可以出兵,代天子征討其他諸侯國,成為大國,定都營丘。姜太公上任五個月后,國家事務很快就安定了下來,他馬上就向當時周王室的執政周公匯報情況。周公說:“為什么這么快?”姜太公說:“我簡化其君臣之間的儀節,一切從其風俗去做,所以這樣快!倍莻鄰居魯國,周公的兒子伯禽三年以后才把國家安頓下來,然后向周公匯報情況。周公問他為什么這么晚?伯禽說:“我要改變當地的風俗,改變原來的禮儀,這些都要三年之后才能見到效果,所以晚了!苯犝f以后,嘆息說:“魯國后代將要聽命于齊國了,為政不簡約宜行,人民就不會親近。只有政令平易近民,人民才必然前來歸附!


姜太公的這種親民國策,源于他的愛民思想。他認為,天子或者國君要尊重民意,敬愛民眾,聚合宗親,推行仁義,這樣就會受到民眾的擁護愛戴,使天下人和悅誠服。只有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擁護,國家才會守得住。而只有自己的國家安定富裕,才可以號召天下。因此,立威而使天下服從者,不一定必須使用武力,更不能對老百姓橫征暴斂,而是要對百姓實行仁政,以人為本,修德禁暴。

姜太公民本思想的建立,又是源于他的長期民間生活,他通過自己長期的民間生活經歷,知道普通百姓想什么,愛什么,需要什么。建國后,他更是把這種思想用于治理國家的實踐當中,終于使齊國強大。他之后的歷代齊國國君,都沿著他這條既定國策執行,齊國始終居于大國之列。后來,齊國中途衰落,齊桓公任用管仲執政,用司馬遷的話說,管仲修治的也是姜太公的事業。


姜太公的這種親民愛民思想并不是他當了齊國國君才有的,還是在他輔佐西周伯姬昌的時候,這種思想就已經建立。周文王曾經問過姜太公,怎么樣才能得到天下?姜太公說:實行王道的國家,能夠使人民富裕;實行霸道的國家,能夠使高層知識分子富裕;勉強維持生存的國家,能夠使高官階層富裕;無道的國家只要使國家庫存充足富裕。這叫上滿下漏,也就是只顧上層集團的利益,而不管下層老百姓生活有沒有著落。西伯昌聽了之后,馬上讓人打開糧倉賑濟窮人,于是百姓歡欣鼓舞,西周日益強盛。

姜太公的這種愛民思想表現在各個方面,對于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的話,他也能夠聽得進,不管這個人身份地位高不高,說的話中聽不中聽。周武王打敗商紂王,成為天下之王,他把齊國營丘封給了姜子牙。姜子牙前去封國就任時,行走速度很慢?蜕嶂杏腥苏f:“我聽說時機難得而易失,看這位客人睡得這樣安穩,恐怕不是前去上任的!苯犃诉@句話,馬上起來,連夜穿衣上路,黎明到達齊國。正好遇到萊國國君帶兵來攻打營丘。營丘(位于現在的濰坊地區)和萊國(位于現在的山東省萊州市)毗鄰,萊州那時候還是所謂的東夷,屬于沒有開化的地方,他們趁著商紂之亂,周朝剛剛取得政權還沒有能力平定遠方,因此就想占領齊國營丘這塊地方。

實際上,當時的很多諸侯國都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周天子給你一塊地,然后由你自己去占領開發。當地的人民服從不服從你的領導,這個國能不能歸你所有,完全看你用什么樣的政策來聚集人心,讓這些“散居”的人成為你的國民。商周時期僅中原地區就有幾百個國家,到了春秋時期,比較大一點,能夠從周王室哪里找到“合法”依據的也就剩下幾十個國家了。有一些國家還到處遷移,如衛、杞等國。這都說明周天子封給你地是一回事,能不能立得住國那是又一回事兒。周天子分封還有一個特點,天下“中間”這塊地方是周天子自己的,即東都王城(現在洛陽地區),靠這塊地方近的都封給了自己的兄弟子侄或者是同姓,異姓諸侯得到的都是偏遠地區,像秦靠近西戎,楚靠近南蠻等等。相比較而言,姜太公輔佐了兩代周王,是周朝開國最主要的功臣,又和周王室是姻親關系,他所得到的這塊地方還算是比較大,相對比較好一點。盡管如此,這兒畢竟是雜居在東夷地區,經濟也不發達,尤其是當時賴以立國生存的農業更是比較落后。齊國當時所面臨的環境,無論是安全方面還是經濟方面,都有很大的問題。應該說,軍事方面的擔心還稍微差一些,畢竟姜子牙是周武王伐紂的軍事總指揮,后世所謂的兵家都把他奉為祖師。但經濟問題卻關系著齊國的生死存亡。齊國靠近海邊,那兒的土地多是鹽堿地,人煙稀少,姜太公的親民國策很快收到了奇效。姜太公鼓勵婦女致力于紡織刺繡,極力提倡工藝技巧,讓人們把魚類、海鹽販運到其他地區,齊國農業不發達的劣勢得到了克服,優勢被發揮到極致。很快,天下的財物紛紛流歸到齊國,天下人幾乎都在穿戴齊國人制造的衣帽鞋子,齊國焉能不富?東海到泰山之間的諸侯們都來朝拜齊國,人民又怎不歸附、擁護這樣的國君呢?!


正是由于姜太公的親民國策使齊國成為強盛之國,他自己也得到了人民的擁護。當時人愛戴他,后世人歌頌他,再加上封神故事的演義,人們已經把他當做神來看待。上世紀中期農村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太公在此”的石刻,就是反映了人們這樣一種心理:有了姜太公,鬼魅無侵,美好生活有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13130.html

相關閱讀: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