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民國男旦生活:下午裝女人晚上坐膝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梅蘭芳姜妙香合作版《牡丹亭》資料圖

“操當日煮酒論英雄,對劉玄德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梅蘭芳大概也是國內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第一明星也。

因為一部《梅蘭芳》,引出了下面眾多的問與答。感謝這些媒體朋友,在此把他們的問題集中起來作為本書的一章,獻給讀者,答疑解惑亦可,拋磚引玉亦可,且讀且思之!

第一折凡人

梅蘭芳是個沒有失控的人。

戲曲界,早在二十年代,稱他是古今第一人。

陳毅說他是一代完人。

我覺得梅是一個終其一生沒有失控的人。

我想,在梅先生的一生中,有大的起伏跌宕,充滿了戲劇性的波折和沖突,同時也是一個前后變化極大的過程。造成這種變化的因素很多。開始時并非那么正面,“并非那么正面”的意思是說,一來他家境很苦,二來社會地位低。

我們煞有介事地講徽班進京二百年,但我們始終沒有觸及徽班進京背后的故事——徽班藝人為什么會在那個時候一塊兒到了北京?其實,它跟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有直接關系,他從江南豐饒之地帶回來兩批人:一批是三千佳麗,充入后宮,直接從神武門進了紫禁城;還有一批人就被留在了南宮,就在北京圖書館舊址,神武門附近那一帶,其實就是梨園。梅家的先人并不是在乾隆時代就進京的,晚得多才來,但所謂徽班進京的風氣,確乎是從乾隆時代開始的。我并不是梨園史的研究者。在我開始做電影《梅蘭芳》之前,我看到一本書,非常吃驚。一九二五年出版的,豎版的,很厚,叫“京劇二百年”,作者居然是個日本人,叫波多野乾一。我反復看書的序言,我以為是中國人寫的書,然后波多野乾一給他寫個序言,后來發現完全不是,是日本人寫的。他對于當時所有的名角的出身、來歷、成就、結局都作了一番描述,不得了。我提到這本書的意思是說,實際上,梨園行,當時京劇藝人,包括成功的京劇藝人,都生活在社會的夾縫中。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紫禁城,腰牌上寫著“面黃無須”,而且有官銜“從六品內廷供奉”,最高的甚至被提到了四品左右的位置——當然都是虛銜,都歸清平署管。關鍵在于,他們可以直接面圣,不管是慈禧還是光緒,直接就在這兒唱,而且可以小小地開個玩笑,插科打諢。比如楊小樓就被慈禧親授說,“哎,你這個魯智深好啊,武松好啊,這掛珠子賞你了!钡瑫r他們也是被社會深深歧視的。

梅先生出生在南城李鐵拐斜街,那是八大胡同之一,在那個等級制度很森嚴的晚清,雖然說他爺爺是“同光十三絕”之一,也是有腰牌的,動不動能進宮里面去,但實際上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另外一個是心理上的,四歲爹就死了,過繼給他大伯了,到十四歲他母親又去世了,所以他基本上是一孤兒。清有一規矩,怕人聚眾鬧事,戲園子基本上都集中在南城,除了丹桂在東安市場之外,廣德樓、廣和樓全部都在南城。南城是當時所謂的九省通衢的地方,全都是大的商號,所有的外地人員都從南面豐臺進京,所以那就成了吃喝玩樂的娛樂中心,但南城一帶的戲園子是不許晚上開業的,一是照明條件不好,另外怕聚眾鬧事,都是下午就把戲唱完了,晚上陪酒。

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好些個梨園行里的人都自家辦這么一個私寓,這就是招待貴客的,安徽的鹽商,山西的票號掌柜、煤商等等。馮耿光雖然是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但都是跟梅在那樣的場合里邊認識。梅小時候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是在這樣一個五方雜陳、藏污納垢的環境中間長大的,所以宋人說“出污泥而不染”還真有道理。

在梅的出身上你就能夠看出,他是有巨大反差的,一方面是被社會完全看不起,“貧”大家容易理解,什么是“賤”?我給你舉個例子,要采訪一個梨園行里的人,梨園行的人說:“電視采訪沒問題,那這電錢誰出?你們家不有電嗎?用我們家電那免談。您能用多少電?”這就叫“賤”!一方面是出身低微,另一方面是有宮廷的榮耀,梅巧玲也是時不時進宮的,但他在民間,有時是裸著上身唱戲,我們稱之為粉戲。這些事情,都在梅蘭芳幼年成長過程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那梨園行里的老人跟我說,誰三十了還坐人膝蓋頭呢。坐膝蓋頭是什么意思?就是這男旦款款地扭著這腰身就坐到這豪客膝蓋上了,有沒有人請梅先生坐,有,但梅先生是不坐的,梅先生一輩子沒坐過膝蓋頭!開始學戲第一天,老師就說,“祖師爺沒賞你飯吃!彼晕矣X得他是一個內心非;炭、脆弱,狀同年輕女子的男旦。

這些經歷勢必對他年幼的心靈產生一些打擊?晌矣X得,這是拜時代之賜。民國的出現,對社會來說是一次大的解放運動。因為最基本的禁令——女性不能去戲園,被打破了。梅是在這么一個氣氛中間,突然亮麗地跳脫而出。我每次去日本,那些發行公司的老板老跟我說,我們這兒的市場是一個“femaledrivenmarket”(女性推動的市場),是被女性推動的市場。同理,不管這些女性來自什么樣的家庭,青年女學生也好,在家的小使女也好,或者是藏于深閨的千金小姐也好,甚至是姨太太,一旦在燈火通明的劇場中間看到宛如天仙的梅蘭芳,你可以想象她們的心境是什么樣的。

所以我覺得,唐德剛教授的記載不為虛言,“雨點也似的各種財物就扔上臺去……老爺被別人割走了一副皮袍子都不知道……外國公使們坐在那兒,雖然不懂,但也回頭說一句‘王豆腐’(wonderful)!

梅一生遇到好多不堪的事兒,為了搶他,兩個班主打起來,自己的親戚還有人受了傷。梅黨赴美之前,頭一個站出來大罵的是魯迅,梅先生沒回嘴。我在梅身上看到最大的力量就是一個“忍”字,他的真實都建立在自保的基礎上。因為地位沒保障,梨園行首先要自保。他也可以一擲千金,堂會賺錢最多的就是梅先生,因為有兩個豪客在底,一個叫張宗昌,這是山東軍閥,一個叫張作霖,是東北軍閥,兩人碼價,最高碼到一次堂會六千塊大洋,那能買十二個四合院。梅家整日是席開八桌,流水席,各方賓客絡繹不絕,川流不息,梅先生沒有一句話說“他們憑什么吃我的”,沒有,他是打開大門,接濟、周濟他的朋友們,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譬如說,有一次,齊白石先生非常落寞地坐在一家堂會里,誰也不認識他,但梅蘭芳過去敬茶,引得白石翁事后還寫詩贊頌梅郎,說“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滿京華之中唯有梅郎還識得老朽!所以,梅先生不是周到,不是有意為之,他是心到了,眼也就到了。

他是一個天真的藝人,他哪懂政治,邱如白跟他說,“畹華,上臺灣吧”,他沒說國民黨腐敗,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說“那座兒少吧”,他就惦記著唱戲呢,你說說,他就為這個留下了,你從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個很平常的人。但是他又有不平常之處,兩位名角是比較決絕抗日的,一個是梅蘭芳,八年不唱蓄須明志,黑木大將攻陷香港之后把他請去了,他跟黑木怎么說,“歲數大了,唱得也不好聽,我就不唱了。”還有一位,可以說是梅一生的競爭者、伙伴、尊為老師的程硯秋,盧溝橋種地一種種七年。還有一件不能解釋的事情,就是當時日本人曾經跟梅說過,你可以去中國后方,我們網開一面,你去重慶,你別在這待著,“我不去!蔽也荒軌虬阉f成他想起一個砥柱中流的作用,他沒那么偉大,但是他確乎留下歷史上的謎——他沒有離開日本占領區,但他也不唱。

這就是梅先生成功的原因,這也是我們在電影中希望表達的:他其實一直都是個凡人,他對自己是有這種要求的。所以他在名韁利鎖構成的紙枷鎖的束縛之下,一直心平氣和地面對他所遇到的所有的人生問題和挑戰,與困難共處,從來沒有撕壞過這副無形的紙枷鎖,可以說是完好地把它帶到了萬花山他的墓地里去了。

我們可以把梅作為一個普通人放到一個更大的背景中間去加以觀察,而不是對他求全責備。比如說前些日子哪個報紙上說:“梅是沒給日本人唱戲,有一天誰家請客來倆漢奸他也坐下就吃了!蹦悄阋笏趺粗,站起來就走?他是文天祥嗎?他不是文天祥。不能老要求他“零丁洋里嘆零丁”,他不是這樣的人呀,他是生活在常態的一個人,這才是梅蘭芳特別寶貴的地方,他有他的弱點,有他內心的痛苦,有他的孤單,同時有他的決斷,有他的勇氣,是這么一個人,這樣才是合情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21735.html

相關閱讀: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