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的妻子
在孫中山先生公開的傳記中,承認的夫人只有兩位,一位是盧慕貞、一位是宋慶齡。其實孫中山還有一位未過門的妻子陳粹芬,此外還有一位日本籍的秘密夫人。在孫中山家的族譜《翠亨孫氏達成祖家譜》關于孫中山的妻子有這樣的文字描述:元配盧慕貞(1885年結婚,1915年離婚)享壽八十六歲,側室陳粹芬(1891年開始與孫中山同居,1912年秋離開孫中山)享壽八十九歲,妣宋慶齡(1915年22歲的宋與49歲的孫中山結婚)享壽八十九歲。日本籍夫人在孫家家譜中沒有作記載。
元配盧慕貞夫人
盧慕貞的父親盧耀顯承先祖業讀書,后漂洋過海到檀香山謀生,與孫眉(孫文哥哥)同為檀香山華僑,盧耀顯雖經商而致家境漸富,卻很早因病而逝,家境又漸轉衰,盧慕貞是盧耀顯的長女,雖然她的家距離孫中山的家鄉翠亨村只有幾里,但在這以前盧、孫兩家素無往來。那時,年輕人結合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盧慕貞與孫中山根本無緣相見。對于孫中山來說,他有志于從事反清革命,生活勢必飄忽不定,所以起先并不愿結婚。再加上他少年時就到檀香山,深受西方婚姻自由思想的影響,對封建禮教一向深惡痛絕,他的想法與父母的傳統習俗大相徑庭。而且盧慕貞身材矮小,自幼纏足,沒受過什么教育,是一個相貌平平、性格內向的舊式女子。然而,由于孫中山一向敬重父母,同時他也根本沒有把婚姻視為像反清革命那么重大,所以,他當時在婚姻問題上隨波逐流,沒有違抗父母和大哥之命。
1885年5月26日,盧慕貞在與年方20歲的孫中山定親后,不久就結婚了。結婚三個月后,孫中山便于同年8月,離開家鄉再赴香港中央書院復學。他埋首書海,只有在假期才回故鄉團聚,對過門后才認識的夫人,開始時夫妻的感情并不深厚。但因其知書達禮,與言語不多的盧慕貞依舊能做到相敬如賓。
隨著時光的流逝,孫漸為她孝順、勤勞和賢惠的行為所感動。在婚后的數年中,盡管回鄉并不多,但每次回家,盧慕貞總為他縫制一套新衣服和鞋襪,婆婆楊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出自盧慕貞之手。盧慕貞(1867-1952)與孫中山并非自由戀愛結婚,但也婚姻美滿,生育下了子女孫科、孫延和孫琬三人。由于盧氏自幼纏足,個性內向,所以孫中山到各處籌募搞革命時,往往不能一同相隨。在辛亥革命前后幾個月,盧氏與二女都在檳城暫居。革命成功后,他們乘船回國,但盧氏無心當第一夫人。1915年,孫中山為娶宋慶齡,與盧慕貞協議離婚。盧氏晚年定居于澳門,1949年后,盧慕貞的名字就很少被人提及,她的照片長期未能懸掛于廣東翠亨村故居,以致若干年后,許多人不知還有一位原配夫人,也搞不清獨子孫科的生母是何許人。
孫中山的妾陳粹芬
陳粹芬(1873-1960),1873年生于香港,原名香菱,又名瑞芬,排行第四,故人稱“陳四姑”。她是孫中山的革命戰友,原籍福建廈門同安,父親是位郎中,五口通商時父親隨廈門商人來到香港,所以她出生在香港新界屯門。陳粹芬身材適中,眉清目秀,吃苦耐勞,頗具賢德,由于家貧,父母早亡,未曾讀過書,因而有人說她不識字。由于早年在南洋活動的時間相當長,因而一般被誤為南洋人。1891年的一天,19歲的陳粹芬在屯門基督教堂(美國紀慎會),由陳少白介紹她與孫中山相識。初次相見,孫中山即向她表示要效法洪秀全、石達開推翻清朝。出身貧困的陳粹芬深為孫中山的豪言壯語所感動,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也立志參加革命。不久,志同道合便使孫中山和陳粹芬結成革命伴侶,在紅樓租屋住下,相偕奔走革命,共同籌劃反對腐朽的清政府。這一年孫中山已26歲,在西醫書院尚有一年才畢業,孫科就在此年出世的,以此推算,當為1891年。他們自1891年起相隨十余年,陳粹芬多年來追隨孫中山,足跡遍及日本、新馬一帶,陳粹芬是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初期的親密伴侶。孫中山在日本和南洋從事革命活動時,陳粹芬一直追隨左右。她常常替革命同志洗衣做飯,傳遞革命密函,甚至從事運送軍火等危險的地下工作。孫中山在日本流亡期間她做孫中山的聯絡員,掩護革命同志,在孫中山周圍待了十幾年。后來因患了肺結核,怕傳染給孫中山而離開了孫中山。
在孫家的祖譜里,陳粹芬是妾,陳粹芬與盧慕貞相處融洽,情同姐妹。晚年在中山縣定居,由養女蘇仲英(后改名孫仲英)和女婿孫乾(孫眉次孫)侍養。雖沒與孫中山正式結為夫婦,但被長房孫眉及盧夫人承認為妾,1960年秋,年邁體弱的陳粹芬在香港溘然長逝,享年87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21737.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