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有出眾的容貌、才學、家境、成就,有傳奇的情感、故事、遭遇、人生,在當時也是影響巨大、聞名遐邇、人人贊嘆。但是,由于歷史的風煙滾滾來去,濃霧遮蔽,大浪淘沙,如今她們當中很多人已鮮為人知。今天再介紹一位??呂碧城。
她是“被時光之河湮沒的一朵奇葩,亦是一個不老的傳奇”。她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說法很多,其中一種說法是呂碧城、石評梅、蕭紅、張愛玲;此外還有林徽因、廬隱、陸小曼、白薇、蘇雪林等人,倒不妨搞個“民國十大才女”的名單來)之一,也有人說她就是“民國第一才女”,還是女詞人中“三百年來第一”、“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第一人”、“北洋女學界的哥倫布”;她又是“呂氏四姐妹”(呂惠如、呂美蓀、呂碧城、呂坤秀)之一和之首,且有人稱她是“風華絕代民國剩女”,獨身終老;她還與秋瑾齊名,號稱“民國南北二女俠”。
她是作家、報人、旅行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既美麗又聰慧,琴棋書畫、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古典文學造詣冠絕天下,乃近代第一女詞人、女報人;還工書畫、擅琴藝,會說6國語言,包括一口流利的英語。她一直堅持只用文言創作,反對“五四”時期開始的白話文運動。有論者說,以她的藝術感覺和描寫功力,如果能用白話文創作,成就可能超過新文學史上其他任何女性作家。曾是天津《大公報》第一位女編輯、主筆;參與創辦北洋女子公學,出任總教習、監督;擔任袁世凱總統府機要秘書、參政;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參加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創辦中國保護動物會,倡導動物保護與戒殺,自己晚年也徹底吃素。
呂碧城(1883-1943),原名呂賢錫,號碧城,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山西太原,父親呂鳳歧為光緒進士、山西學政,呂碧城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三。到呂碧城12歲時,其詩詞書畫的造詣已達到很高水準。當時有“才子”美稱的樊增祥讀了她的詩詞,不禁拍案叫絕。當有人告訴他這只是一位小姑娘的作品時,他驚訝得簡直不敢相信。
1895年四姐妹的父親呂鳳歧父親去世。由于呂家一門無男,族人便以其無后為由,巧取豪奪,霸占了財產。與呂碧城9歲時便議定婚約的汪氏,見呂家罹遭變故,亦連忙退婚。家庭破落,她不得不隨同母親、姐妹遠走娘家,投奔在塘沽任鹽運使的舅父嚴鳳笙。
還有一個說法是,當時呂碧城的母親從京城趕回安徽老家處理祖產,族人因覬覦其家產,竟唆使匪徒將呂母劫持。呂碧城在京城聽到消息,四處告援,給父親的朋友、學生寫信求助,幾番波折,事情終于獲得圓滿解決。但此事讓小小年紀的呂碧城顯示出非凡膽識,卻也讓汪家起了戒心,認為小女子碧城竟能呼風喚雨,非同一般,于是提出退婚要求。呂家孤女寡母不愿爭執,答應下來,雙方協議解除婚約。然而在當時女子被退婚是奇恥大辱,呂碧城雖身為新女性也一度自怨自艾,對其今后人生產生了一定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24357.html
相關閱讀: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