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蔣介石眼中的罪犯,張學良和楊虎城的結局卻不同。張學良先是被南京軍事法庭判為10年徒刑,后改為終身監禁。但在監禁地卻能享受超乎一般的優待,他的兩個夫人先后親密陪伴,各類服務人員像伺候在任的高官一樣,精心伺候,有求必應。1960年代,張學良在獄中和趙四小姐舉行婚禮,居然轟動整個臺灣,大小官員紛紛祝賀。1975年蔣介石一死,張學良馬上獲得自由,到美國定居,一直活到101歲病故?梢哉f,張學良受到了蔣介石的寬容和優待。曾經用機槍子彈猛烈襲擊著、部下士兵瘋狂追擊著、最后在石頭縫里將蔣介石抓捕起來、逼其就范,最高領袖落到這個份兒上,想起來就恨得吐血。抓住張學良后沒有將其整死,而是判處監禁,使其善終。張學良不是太幸運、燒高香了嗎?
楊虎城卻沒有這種幸運。西安事變以后,即被蔣介石撤銷了一切職務,接著又被逼迫到歐洲考察?箲鸨l后,楊虎城多次要求回國抗日,回到香港后卻被蔣介石誘捕,囚禁于大陸監獄,整整關了12年。在蔣介石軍事失敗離開大陸逃到臺灣后,密令特務頭子毛人鳳將楊虎城及其妻兒殺害于重慶“中美合作所”,落了個死無葬身之地的悲慘下場!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張學良對蔣介石有恩有功。1928年12月張學良東北易幟,使游離于中央政府多年的大東北歸順中央政府,使蔣介石實現了全國的基本統一。不僅如此,1930年4月,中原大戰爆發,蔣介石的統治在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進攻下岌岌可危。張學良親率大軍入關“武裝調停”,使蔣介石輕而易舉掃平了各路軍閥,穩固了自己的一統天下。張學良對蔣介石的這個功勞,很可能是蔣介石對張學良手下留情的原因之一。而楊虎城卻沒有這些功勞。
其二,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之前和共產黨沒有什么瓜葛,蔣介石沒有抓住張學良“通共”“融共”的罪證。1927年,其父張作霖在北京殘殺了中共創始人李大釗之后,中共對東北軍閥一直心存怨恨。而東北軍張學良對中共也一定心存戒備。所以,1936年蔣介石命令張學良到陜北剿共時,張學良便不知深淺、冒冒失失地向共軍發動進攻,結果連連失敗,一下損失了兩個師的軍隊。一向善于保存實力的張學良痛心之余,才和中共有了聯系,甚至暗通款曲,秘密談判,予以資助。據說張學良對紅軍的暗中資助,蔣介石也知道。張學良和中共的關系,是“后起之秀”,是在抗戰前夕密切的。
而楊虎城的“通共”“融共”,可謂由來已久。1927年以前,就和中共來往密切,自己就曾經提出過加入中共的要求。大革命失敗后,楊雖與中共有矛盾,但是依然對中共有所照顧。據說曾資助劉志丹、謝子長在陜北鬧革命。由于楊的保護,楊部的共產黨發展迅速,有幾個團的共產黨員竟達到300多人。有國民黨人士說道:“江西是共產黨集中的地方,但那里紅是紅,白是白,紅白分明,工作較好辦;西安這鬼地方是紅白不分,不少人做的是國民黨的官,吃的是國民黨的飯,卻說的是共產黨的話,做的是共產黨的事!”
不僅如此,楊虎城還和攻城略地的紅軍有密切來往。1933年春,紅四方面軍進入巴山地區。蔣介石責令四川各軍閥“停止內訌,共同剿匪”,并委派川軍29軍軍長田頌堯為“川陜邊區剿匪督辦”,撥給軍費和武器彈藥若干。這樣,巴山南麓的剿共陣勢已經形成。
而巴山北麓,本屬楊虎城十七路軍防區。蔣介石嚴令楊部38軍在陜南截擊紅軍。這里本是胡宗南部隊防守,此時又換成楊虎城部隊截擊,楊虎城認為這是蔣介石要消滅異己。他左右為難:不去截擊紅軍,就是違抗軍令,就會受到軍法處置,有可能被取消番號;若服從命令抗擊紅軍,恰好就中了蔣介石的“借刀殺人”之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27217.html
相關閱讀: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