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解放前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杜月笙留給世人的印象總是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在上海灘作威作福。人無完人,壞人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其實杜月笙身上也有關注教育、看淡金錢的一面。尤其他一直都積極投身慈善的行為更是值得稱道。
在舊上海幾個黑幫大佬中,杜月笙無疑是最慷慨的一個。最初杜月笙在黃金榮門下當差,黃金榮最看重的就是他的豪爽和義氣。杜月笙一生看淡金錢,“用之如土”,他有名言“錢財用的完,交情吃不光!闭J為只有舍得用錢、會用錢,才能廣結人脈,成就大事。因此,把做慈善和杜月笙聯系起來,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杜月笙的慈善生涯始于1922年浙江的特大水災。當時在上海的浙江籍人士發起了募捐游藝大會,杜月笙也參與了,沒想到高中頭獎,他就當場捐出了300元大洋賑濟災民。由于他捐款數額巨大,在上海名聲大震。
如果說這次捐贈是順水人情的話,在1927年前后他進入工商界后,就開始積極參與各方的賑災工作了。上海工商界知名人士都有慈善傳統,比如虞洽卿、張靜江等人總會在大災到來之后積極募捐賑災。
杜月笙對此更加投入,每次不但捐出大筆款項,而且為賑災積極出謀劃策。他曾經倡議將喜喪儀禮移作賑款,把黃金榮64歲壽儀大洋50288元移助賑款,還組織發起各種形式的游藝演劇助賑。進入抗日戰爭之后,他的慈善行為就更加主動了。
1932年“一?二八”抗戰中,蔡廷鍇血戰淞滬,杜月笙和史量才等人組織了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杜月笙是副會長,辦公地點設在福煦路181號??這里本來是杜月笙開設的賭場。他在學生界和文藝界組織起戰地服務團,又在工商界帶頭募捐,并親自在戰火中驅車到十九路軍軍部,送去大量罐頭食品和生活用品。
蔡廷鍇曾經動情地說:“35天血戰,十九路軍永遠不會忘記一個人,這就是杜月笙先生!
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在戰爭期間共募集了93萬元捐款,不僅為前線軍隊提供了大量物資,還開辦了65個收容所,收容了3萬多難民。據《申報》報道:“該會救濟組所開辦的7處臨時醫藥所中,其中有4所為杜月笙出資興建;為救濟崇明難民,杜月笙又捐資1000元,占總捐款額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杜月笙還領導上海浦東同鄉會積極為東北義軍及難民募集捐款。僅1932年7月至1933年5月間,同鄉會就開展數十次募集捐款活動,獲得捐款17萬多元,全部匯交東北救濟協會直接支配。
黑幫首領,也是紅十字副會長
正因為他在災荒賑濟和日常慈善工作上的成績,1934年11月,杜月笙被推選為經國民黨改組后的中國紅十字會的副會長。黑幫頭子當上紅十字會副會長,放眼全球估計都是絕無僅有的了。
隨著日軍的入侵,身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的杜月笙也把慈善重心轉向了戰地救護。他聯合各團體組織上海市救護委員會,成立多支救護隊,創立24所臨時救護醫院,并特約公、私醫院16所收容受傷軍民。據統計,在他的領導下,有4萬多名受傷軍民得到妥善救護。
此后,杜月笙又籌劃在松江、昆山、蘇州、無錫、杭州、南京等地設立重傷醫院。南京淪陷之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地工作人員大多撤退到漢口,杜月笙也趕到漢口部署救護工作。至抗戰結束,紅十字會所救護的軍民總數統計達260萬人。杜月笙在其中出了大力,很多救護物資、車輛,都是在他的號召下募集到的。
除了捐款之外,杜月笙還直接創辦慈善公益機構。1931年,杜月笙和金廷蓀各捐資10000余元在浙江創辦了寧波市時疫醫院、仁濟醫院,獲得了國民政府內政部頒發的金質一等獎章。1931年,杜月笙在家鄉建設了一所醫院。1933年5月,他又與虞洽卿等人創設虹口平民時疫醫院。當時如有重癥病人留院醫治,手術、醫藥、住院等,一概免費,并免費注射防疫針。
有感于家鄉沒有學校,杜月笙在家祠附近建了一所學校,費用全免。1931年7月,他又在法租界善鐘路116號創辦了私立正始中學,自任董事長,由自己的私人秘書陳群擔任校長。他贊助學校常年經費,1933年6月他一次就捐給學校大洋20000元。直到1935年8月學校完成最后一次招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76024.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