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很久,西面才傳來數聲汽笛,一列火車緩緩駛進了月臺。
軍樂隊趕緊奏起歡迎曲,按序排立在月臺上的蔣介石等人也急忙整肅衣冠,并紛紛向緩緩移動的車廂內窺視。前面的車廂是“花車”,也就是有豪華裝飾的高級車廂,里面有臥室、起居間和飯廳。大家認為這一定是馮玉祥坐的,但是左瞧右瞧,發現全是馮玉祥的文武隨員,唯獨不見馮玉祥本人的影子。這些隨員見月臺上的人伸首窺探,便知道是在找他們的老大,遂用手指了指后面的車廂。
大家一齊向后走去。令人詫異的是,后面的車廂并非客車車廂,而是一系列裝運馬匹的“敞篷車”,以及裝運行李貨物的“鐵皮車”,里面既無窗戶也無桌椅。
等鐵皮車駛近了,只見一個布衣敞履的關東大漢站在鐵皮車的門口,向著眾人招手,原來他就是馮玉祥。
車停了,眾人一擁上前,逐一與馮玉祥握手寒喧。蔣介石等將領均佩劍著冠,衣著鮮亮,而馮玉祥穿的是一套粗布軍服,且腰束布帶,足踏布鞋,二者形成了極為強烈的反差。
這是蔣、馮第一次見面。老馮當時眼中的老蔣是這個樣子:四十歲左右,整個人瘦瘦的,兩只眼睛都凹了進去,說起話來先笑,然后就是哼哼哼。
雖然彼此都覺得對方的形象有些別扭,可是由于前面做了鋪墊,會晤的氣氛還是不錯的。馮玉祥抵徐后,下榻在花園飯店。當晚蔣介石設宴招待,席間談笑風生,頗為融洽。
趁談得高興,蔣介石便提出來,希望馮玉祥能幫他們打武漢。馮玉祥不是第一次聽到類似的請求,先前汪精衛也是這一套,當然是反過來,讓他幫武漢打南京。
在已經收了汪精衛好處的前提下,馮玉祥決定兩不得罪,誰也不打。他對蔣介石說:“若是我們自己打起來,何以對得起孫中山先生,又何以對得住中國的人民!不論如何,我寧愿得罪你們也不愿你們自己打。我懇求你們是共同北伐,先打倒我們的敵人,這是重要的事。”
第二天,南京政府的一批文官、元老也專車抵徐,參加與馮玉祥的會商。會商過程中,馮玉祥再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態度,一方面竭力贊同北伐,另一方面在寧漢對立上力主“調解”,并且說武漢方面已開始進行“分共”,國民黨內部不能再進行自相殘殺了。
蔣介石至此不再提及讓馮玉祥打武漢的要求。晚宴上,馮玉祥一語驚人:“今天是南赤、北赤在這里集會!”
馮玉祥發動“首都革命”,后來又赴蘇聯考察,這讓他在北方軍人中幾成異類。張作霖和吳佩孚都說:“南方的赤化頭子(南赤)是蔣介石,北方的赤化頭子(北赤)是馮玉祥!
馮玉祥的驚人之語即出此典。他由“南赤北赤”開始借題發揮:“我們哪里赤呢?我們是真真實實地赤心赤面要流赤血,保護中華民國的赤子,決不像張吳(張作霖、吳佩孚)兩個樣子,他們只要殺誰就給誰一頂赤帽子戴。”
有蔣介石“師爺”之稱的吳稚暉心領神會,立即呼應道:“今天這里是紫氣東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6103.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