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進攻沈陽北大營,發動事變,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眾口一詞,幾成鐵案。前些年,張學良在接受唐德剛的口述歷史訪問時,特別聲明,“不抵抗”是他本人下的命令,和蔣介石無關。這樣,學術界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就向前推進了一步。但是,還有若干問題并未解決。
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蔣介石上午早起后,即與宋美齡同謁中山陵。其后,參加國府會議,討論工廠檢查法等問題。晚9時半,登永綏艦,往南昌督師“剿共”。當日日記云:下午,研究地圖,看《中山全集》;I劃對粵、對匪策略。一、對粵,決令十九路軍先占潮汕,十八軍集中贛南。余再宣言,以第一、二、三屆委員為四屆委員。余在四中全會引咎辭職,而囑陳、蔣、蔡等應之。如果不從,則以武力牽制之。對匪決取包圍策略,以重兵掩護修路,以大款趕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則,欲速不達,應難見效也。1931年初,蔣介石因政見分歧,軟禁國民黨*、立法院院長胡漢民,引起國民黨分裂。5月,汪精衛、孫科等在廣州另立國民政府,與南京對立。同年4月,何應欽調集湘、鄂、贛、閩四省軍隊,對*領導的江西中央根據地進行“圍剿”。蔣介石這一天的日記表明,他在艦上所考慮的只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廣州新成立的國民政府,解決寧粵對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江西的共產黨。完全沒有涉及東北問題。
日軍進攻沈陽北大營在當晚10時,是不是當日蔣介石早已寫完日記,后來的“事變”和對張學良的應變指示都沒有寫進日記呢?不是。
9月19日,蔣介石有一通致張學良電,中云:北平張副司令勛鑒: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滬電,知日兵昨夜進攻沈陽。據東京消息,日以我軍有拆毀鐵路之計劃,其藉口如此,請向外宣傳時對此應力辟之。近情盼時刻電告。蔣中正叩。皓戌(《中日關系史料》,〔臺北〕“國史館”2002年版,第1頁)。此電現存手跡原件!梆,19日,“戌”,約21點至22點之間。可見,蔣介石得知“事變”是在9月19日晚到達南昌之后,其消息來源是上海。在此之前,他不知道事變的任何消息,也沒有從張學良處得到任何消息。自然,也不可能對張學良有任何指示。
張學良一家
過去所有關于蔣當晚如何指示張“不抵抗”的說法,有些甚至是很具體的、活靈活現的說法,未必可信。例如,曾任張學良機要秘書的郭維城說:“九一八事變當時,張學良將軍在北平,一夜之間,十幾次電南京蔣介石請示,而蔣介石卻若無其事地十幾次復電不準抵抗,把槍架起來,把倉庫鎖起來,一律點交日軍。這些電文一直到現在還保存著,蔣介石是無法抵賴的!(《東北日報》1946年8月24日。上引蔣電可證,郭說不確。郭維城到1934年才擔任張學良的機要秘書,他的說法應出于猜想和傳聞。)
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蔣介石上午早起后,即與宋美齡同謁中山陵。其后,參加國府會議,討論工廠檢查法等問題。晚9時半,登永綏艦,往南昌督師“剿共”。當日日記云:下午,研究地圖,看《中山全集》;I劃對粵、對匪策略。一、對粵,決令十九路軍先占潮汕,十八軍集中贛南。余再宣言,以第一、二、三屆委員為四屆委員。余在四中全會引咎辭職,而囑陳、蔣、蔡等應之。如果不從,則以武力牽制之。對匪決取包圍策略,以重兵掩護修路,以大款趕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則,欲速不達,應難見效也。1931年初,蔣介石因政見分歧,軟禁國民黨*、立法院院長胡漢民,引起國民黨分裂。5月,汪精衛、孫科等在廣州另立國民政府,與南京對立。同年4月,何應欽調集湘、鄂、贛、閩四省軍隊,對*領導的江西中央根據地進行“圍剿”。蔣介石這一天的日記表明,他在艦上所考慮的只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廣州新成立的國民政府,解決寧粵對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江西的共產黨。完全沒有涉及東北問題。
日軍進攻沈陽北大營在當晚10時,是不是當日蔣介石早已寫完日記,后來的“事變”和對張學良的應變指示都沒有寫進日記呢?不是。
9月19日,蔣介石有一通致張學良電,中云:北平張副司令勛鑒: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滬電,知日兵昨夜進攻沈陽。據東京消息,日以我軍有拆毀鐵路之計劃,其藉口如此,請向外宣傳時對此應力辟之。近情盼時刻電告。蔣中正叩。皓戌(《中日關系史料》,〔臺北〕“國史館”2002年版,第1頁)。此電現存手跡原件!梆保19日,“戌”,約21點至22點之間。可見,蔣介石得知“事變”是在9月19日晚到達南昌之后,其消息來源是上海。在此之前,他不知道事變的任何消息,也沒有從張學良處得到任何消息。自然,也不可能對張學良有任何指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0286.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