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楊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他闡發了一種人生哲學,其核心觀念便是“為我”。就是以是否對自己有利當做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這是站在個人的角度來分析人性,來闡釋人生。孟子在批駁楊朱時,認為“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孟子·盡心上》 )。孟子這一句話并不沒有言過其實,基本上還是客觀的。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顯然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這種“為我”的主張,從社會倫理的角度來看,是斷斷不可取的,因為這很容易流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 楊朱沒有留下任何遺作, 《孟子》 、 《韓非子》 、 《莊子》 、 《呂氏春秋》 、 《列子》等書都曾提起過他,其中《列子·楊朱》篇最詳。 《列子·楊朱篇》記載,楊朱是老子的弟子。老子所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钡倪@話,便有自保其意,是以出了位自私自利的弟子。 另外,有學者懷疑楊朱便是莊子,但應無可能。 楊朱-道家隱者
《論語》記載,
孔子周游列國時遇到一些他稱為“隱者”(《微子》)的“避世”(《憲問》)的人。這些隱者嘲笑孔子,認為孔子救世的努力都是徒勞。有一位隱者把孔子說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同上)?鬃拥牡茏幼勇,有一次回答了這些攻擊,說:“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隱者正是這樣的“欲潔其身”的個人主義者。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還是敗北主義者,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太壞了,不可救藥。有一位隱者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論語·微子》 )這些人大都離群索居,遁跡山林,道家可能就是出于這種人。 可是道家也不是普通的隱者,只圖“避世”而“欲潔其身”,不想在理論上為自己的退隱行為辯護。道家是這樣的人,他們退隱了。還要提出一個思想體系。賦予他們的行為以意義。他們中間,最早的著名的代表人物看來是楊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59152.html

相關閱讀: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魯國的傳奇寡婦
臧文仲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