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春秋戰國的時候,各諸侯國的國君得不到壽終正寢的數不勝數,他們當中,有被弒殺而死的,有暴病而亡的,有戰敗被砍頭的,也有橫劍自刎的。在眾多諸侯中,有一個人的死法卻極其獨特也一直令人費解,那就是陳桓公的死。
陳桓公的死,《春秋左傳》和《史記》的記載分別是:“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薄罢录仔缂撼螅腹U卒!闭б豢此坪鯖]什么問題,仔細分析就覺得大有蹊蹺了。一般情況下,史籍記載諸侯之薨應該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薨或卒,比如齊桓公之死,《左傳》的記載清晰而明朗,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乙亥就是初七,而陳桓公的死為什么是“甲戌、己丑”兩個日子呢?
《谷梁傳?桓公五年》說: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鮑卒,何為以二日卒之???????陳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陳桓公在甲戌這天出走,己丑這天才找到他的尸體,當時已經不知道他死了多長時間了,所以用這兩個日子記錄他的死。甲戌,指二十一日,己丑,指初六,史籍的記載是正月己丑找到的,那么甲戌當指去年的十二月,如此算來,陳桓公失蹤了大半個月,這又是為什么呢?
陳桓公乃一方諸侯還是周王朝的卿士,為什么一個人出走并且死在“異國他鄉”呢?這個問題《公羊傳》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參考依據!豆騻鳌氛f陳桓公“卒之忄戍也。”忄戍(yue),何休的注解是狂、瘋癲的意思。根據《谷梁傳》和《公羊傳》等史籍的記載和注解,我們大致可以了解陳桓公之死的過程,陳桓公在公元前708年患精神障礙疾病于12月21日走失,公元前707年1月6日尸體被人發現,這16天里,陳桓公到過什么地方、做過什么事情、留有什么遺囑都成了不解之謎。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主,身為一國之君患精神病出走,十幾天不見人影肯定會給陳國帶來嚴重的后果,果然《春秋左傳》說:“陳侯鮑卒??????于是陳亂,文公子佗殺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亂作,國人分散,”在陳桓公走失的日子里,陳桓公的弟弟佗殺了太子而自立為君,從此陳國陷入了混亂亡國的泥潭。陳桓公的事讓我想到了“犀利哥”,但是陳桓公之死的確很黃很暴力很離奇,而且蹊蹺的讓人難以置信。歷史上,像陳桓公這樣死去的國君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8830.html
相關閱讀: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
魯國的傳奇寡婦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