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印度為何故意遺忘鴉片戰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在印度,鴉片戰爭這段歷史被嚴重遺忘了。我的書出版之后,很多印度讀者才意識到,原來印度這么深地卷入鴉片戰爭!庇《茸骷腋呦8嬖V騰訊文化作者。

崔瑩 發自英國愛丁堡

阿米塔夫?高希

一個月前,印度最著名的作家之一??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完成了其“朱鷺號”三部曲之三??《火!。這三部小說以19世紀印度參與英國對華走私鴉片、參與鴉片戰爭為背景,又被稱為“鴉片戰爭三部曲”。

59歲的高希出生于加爾各答,成長于印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地。在獲得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后,他曾擔任加爾各答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和記者等職,但最終選擇專職寫作。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小說《理性環》后,他又出版了《陰影線》《加爾各答染色體》《玻璃宮殿》《餓潮》等書。他先后獲得法國美第奇文學獎、印度挲訶德耶學院獎、英國阿瑟?克拉克科幻獎等獎項,并被印度總統授予印度最高榮譽“卓越貢獻獎”。不久前,他又獲布克國際獎。

“朱鷺號”三部曲從構思到寫作跨越10年。第一部《罌粟海》講述鴉片戰爭前夕,載著囚犯和契約勞工、從印度加爾各答駛往毛里求斯群島的船只“朱鷺號”上各色人物的故事。第二部《煙河》講述 “朱鷺號” 因暴風雨被迫駛往廣東,被中國官方截獲,船上乘客被軟禁的故事(這場暴風雨也改變了鴉片運輸船“安娜希塔號”上人物的命運)。最后一部《火!分v述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強占香港的故事。

《火海》出版后的一個月里,高希忙于在印度各地講座和簽售!白哐ā睔w來的第一個周六(7月4日),高希接受了騰訊文化的專訪。采訪中,高希表示,為了寫作三部曲,自己曾多次來中國調研,去過廣東多家和鴉片戰爭有關的紀念館,甚至專門學了粵語。

以下為騰訊文化與高希的對話:

聽粵語廣播,崇拜林則徐

《火!贩饷

騰訊文化:“朱鷺號”三部曲寫的是19世紀印度參與英國對華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的故事。你為何選擇這樣的主題?

阿米塔夫?高希:我開始想寫的并非是鴉片貿易,而是19世紀移民海外的印度勞工和苦力的故事??當時很多印度契約勞工移民到馬來西亞、斐濟和特立尼達等地。后來我發現,他們大都來自英國在印度種植鴉片的地區,所以我的小說就和鴉片貿易聯系在一起了。

騰訊文化:為何給這艘船起名“朱鷺號”?

阿米塔夫?高希:當時印度的很多船都以鳥為名,所以我就給它起了這個名字??朱鷺全身漆黑,有著鶴般的腿,在古埃及人的信仰中,它是一種很神圣的鳥。

騰訊文化:“朱鷺號”上集聚了各階層的人物。

阿米塔夫?高希:船本身就是一個微觀的社會,乘客來自世界各地。19世紀,在這種航行于印度洋的船上,管理者主要是歐洲人,水手主要來自印度、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非洲,乘客主要來自歐洲。

騰訊文化:在“朱鷺號”三部曲的第二部《煙河》中,有一章叫“廣東”。你去過廣東么?收集了哪些資料?

阿米塔夫?高希:是的,我去過很多次。我第一次去廣東時,在那里待了一個月,主要是參觀與鴉片戰爭有關的遺址和紀念館,包括虎門的鴉片戰爭博物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等。我也和當地的歷史學家、學者見面交流。一些中國學者朋友推薦了一些中文資料,我請人把它們翻譯成了英語。這些經歷對我的創作非常有啟發。如果沒有去廣東調研的經歷,這些小說寫不出來。

我還學了粵語。我說得不很好,但是我能聽懂很多。每年我有一半時間在紐約生活,那里有一家粵語電臺,我經常聽。

騰訊文化:《煙河》有一章叫“Commissioner Lin”,專門寫林則徐。為了寫林則徐,你做了哪些功課?

阿米塔夫?高希:我請人翻譯了林則徐的日記。我看了好幾本關于林則徐的書,特別是年輕的美國歷史學家、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馬世嘉(Matthew W. Mosca)的著作《從邊疆政策到外交政策: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變》,它對我的啟發很大。

林則徐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很聰明,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真正思考中國在世界上的處境的人。我讀到的關于他的所有材料都對他充滿了肯定和贊譽,這也讓我越來越崇拜他。

鴉片戰爭的歷史被印度人遺忘

當時國人吸食鴉片的情景

印度的鴉片工廠

騰訊文化:“朱鷺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罌粟海》中,英國商業新貴伯納姆稱,將鴉片售往中國,是為了維護自由貿易原則。當時這樣的觀點很普遍嗎?

阿米塔夫?高希:我并沒有編造,在當時,大多數英國商人持有這樣的觀點。整個鴉片戰爭就是以“自由貿易”的名義發生的,他們稱鴉片貿易是自由貿易的體現,鴉片戰爭可以給中國帶去自由……但是誰在這些說法之后呢?怎么樣才算是“自由貿易”呢?當時的鴉片貿易實際上是被東印度公司壟斷的,而且英國商人依靠政府,依靠士兵,發動了鴉片戰爭,這也是整個資本主義思維方式令人感到怪異的地方??他們所謂的自由貿易是要依靠政府來實現的!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說法是一種障眼法和騙局。

除此之外,他們聲稱市場是自由的,不該受到任何道德約束。這種說法讓林則徐感到震驚,也令很多印度人感到吃驚。今天英美依舊在討論貿易自由,但他們都不允許鴉片自由地進口到他們的國家。

騰訊文化:鴉片戰爭是英國在資本主義擴張中的產物嗎?

阿米塔夫?高希: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主要是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毫無疑問,這也是英國試圖削弱中國的方式。當時盛行著很多奇特怪異的理論,很多人認為,通過鴉片貿易可以將基督教介紹到中國。

1841年1月7日英軍進攻虎門外大角、沙角炮臺時,英艦復仇女神號(Nemesis)與清水師戰船展開炮戰。該圖為英國隨軍畫師所繪。

騰訊文化:你曾經說,在印度,關于鴉片戰爭的資料非常少,這是為什么?

阿米塔夫?高希:我也解釋不清。在印度,鴉片戰爭這段歷史被嚴重遺忘了。我的書出版之后,很多印度讀者才意識到,原來印度這么深地卷入鴉片戰爭。我猜,這可能因為這是一段令印度人感到恥辱的歷史。

第二個原因是,盡管印度人參與了鴉片戰爭,但他們是被迫的,他們是為當時的英國人服務的。我知道中國關于鴉片戰爭的研究很多,但有趣的是,我發現,大多數中國人腦海中的鴉片戰爭也和印度無關,他們甚至很少提及印度參與了鴉片戰爭。我在很多和鴉片戰爭有關的紀念館看到,展出的士兵照片大都是英國士兵,而不是印度士兵。

騰訊文化:這是為什么?

阿米塔夫?高希:我想,這大概因為鴉片戰爭被中國視為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因此中國并不把印度當作主角。而實際上,兩次鴉片戰爭中,英軍里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英國人,大多數士兵來自印度。

騰訊文化:這些印度士兵是被迫參軍的嗎?

阿米塔夫?高希:他們大多是窮人,為了賺錢,把參軍作為“職業”。實際上,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及鎮壓義和團的行動中,印度士兵對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同情。一名參與過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印度士兵專門寫了回憶錄,認為印度和中國有相似的處境,不應該和中國為敵。

當時印度士兵反抗英國統治的事件常有發生。在鎮壓義和團的過程中,甚至有很多印度士兵叛變,加入義和團。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林則徐曾專門提議說服英國軍隊中的印度士兵叛變,只是后來沒有成功。

騰訊文化:在寫作“朱鷺號”三部曲時,你還有哪些發現?

阿米塔夫?高希:當時很多英國官商勾結。我在調研中發現,當時的鴉片商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賄賂英國政客。因為官商交易,很多印度士兵白白丟失了性命??他們坐的船質量太差,經不住大浪沖擊沉沒了。很多史料顯示,英國官方也曾對這些事故進行過調查。

印度從未頒發禁吸鴉片規定

當時英國諷刺“鴉片貿易”的漫畫

騰訊文化:在鴉片貿易中,東印度公司起了什么作用?

阿米塔夫?高希:東印度公司是始作俑者。英國從中國大量進口茶葉,之前東印度公司主要和中國進行茶葉貿易。但英國對華貿易逆差逐年增多,他們要找到一種中國人愿意買的東西,于是很快向中國販賣在印度種植的鴉片?梢哉f,是東印度公司“創造”出了這個市場,在此之前,中國國內的鴉片市場非常小。

騰訊文化:在印度國內,鴉片貿易是如何興盛和衰亡的?

阿米塔夫?高希:18世紀,針對中國市場,英國在印度種植大量鴉片,鴉片生意也在印度本國內獲得擴張,但它們主要被東印度公司壟斷。到20世紀初,在全球禁煙的呼聲中,尤其是在1912年召開的海牙《國際鴉片公約》的約束下,印度國內的鴉片生意衰亡。

騰訊文化:主要是英國商人從對華鴉片貿易中獲利么?

阿米塔夫?高希:主要是英國商人。也有大量美國人參與到在印度種植鴉片、對華銷售中。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爺爺就是當時最大的鴉片商之一。

騰訊文化:印度人吸食鴉片么?

阿米塔夫?高希:吸食,但印度人吸食的方式和中國的不同。在中國,人們像吸煙一樣吸鴉片,鴉片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很大,吸食者會迅速上癮。在印度,人們通常直接吃鴉片,或將鴉片泡水喝,這種方式對人體的影響相對較小。當時不僅是印度人,在印度生活的英國人也吸食鴉片,上癮的人也很多。

騰訊文化:為何鴉片在相鄰的兩國的吸食方式不同?

阿米塔夫?高希:我能想到的答案之一是,在中國,從16世紀開始,煙草業變得特別發達,鴉片被當作一種類似煙草的東西吸食。最初人們還將鴉片和煙草混合吸食。

騰訊文化:在中國,嘉慶皇帝在位時,清政府就已宣布禁止鴉片輸入。道光皇帝繼任后,重申禁止吸食鴉片。同一時期的印度是否頒布過類似的規定?

阿米塔夫?高希:印度官方從來沒有頒布禁止吸食鴉片的規定,因為印度是鴉片出口方,如何禁止?!同一時期,無論在印度還是英國,都沒有禁止吸食鴉片的規定,但是他們會對鴉片貿易實行嚴格控制,規定它們如何銷售、銷售到什么地方。

“《浮生六記》對我影響特別大”

騰訊文化:“朱鷺號”三部曲在印度的影響如何?

阿米塔夫?高希:很多印度學者對我說,三部曲將鴉片戰爭這段歷史重新介紹給讀者,讓印度人重新審視印度和中國的歷史、印度在亞洲的歷史等。

騰訊文化:你是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學者的身份,對你的小說創作有哪些幫助?

阿米塔夫?高希:我不僅是社會人類學學者,也做過記者,曾供職于《印度快報》。我也是歷史學者。所有這些技能都從不同的角度幫助我寫作。比如做學者的經歷有助于我收集資料??對于作家而言,收集資料的能力很重要。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就非常擅長收集資料,他在創作《戰爭與和平》的過程中挖掘出很多新史料,他對這些發現引以為豪。赫爾曼?梅爾維爾寫《白鯨記》時也是如此。

騰訊文化:你有特別的寫作習慣么?

阿米塔夫?高希:我現在依舊用手寫作。我首先用鉛筆寫底稿,然后用鋼筆修改,再把這些文字輸入電腦。除了星期日,我基本每天都在家寫作。我有一張可以供站著寫作用的書桌,我已經習慣了站著寫作。

騰訊文化:你讀過中國作家的作品嗎?

阿米塔夫?高希:非常多,比如沈復的《浮生六記》、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沈復的《浮生六記》對我的影響特別大,這本書太棒了,作者本人的感性令人驚嘆。作者對廣州的描寫也非常形象,幫助我想象這個城市在清朝的樣子。我也讀過莫言、魯迅等人的作品。我覺得莫言的作品非常震撼。

騰訊文化:在你看來,和中國作家相比,印度作家被西方世界認可的最大優勢是什么?

阿米塔夫?高希:我不覺得存在什么優勢或是劣勢。當然,我可以用英語直接寫作,這也許是一種優勢;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也可能是一種劣勢。比如說,我用“印式英語”寫作,其他國家的讀者可能會看不懂。印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區別非常大:發音不同,用詞不同,句法也不同。當然,有些印度作家并非如此,他們只用英式英語寫作。

騰訊文化:印度當代小說中,除了你的作品,還有涉及中印關系的作品嗎?

阿米塔夫?高希:我能夠想到的以中國為背景的印度小說不太多,但有一部印度作家的非虛構作品很有意思??帕拉維•艾雅爾(Pallavi Aiyar)的《煙與鏡:親歷中國》。

騰訊文化:聽說你也在寫作一部非虛構作品。

阿米塔夫?高希:它與我在寫作“朱鷺號”三部曲的過程中如何收集史料、如何做調研有關。其中有我在廣東收集材料、和中國學者對話的經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5227.html

相關閱讀: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