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法學家,也作李克。有的古書中還將李克寫成“里克”,或訛作“李兌”、“季充”。李悝為魏文侯到武侯時人,曾受業于子夏弟子曾申門下,作過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經常和秦人交鋒作戰;缸T以為李悝為文侯師,班固、高誘以為是文侯之相。由于先秦文獻缺乏記載,故此說尚難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悝能參與機密,為文侯心腹之臣。司馬遷說:“魏用李克盡地力,為強君!卑喙谭Q李悝“富國強兵”。這些記載都表明,文侯時魏能走上富強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貢獻。 李悝是魏國丞相。
李悝以為“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還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有賞有罰,唯才是用,這是戰國時甚為流行的法家主張,當時不少國家都因貫徹這些主張走向富強。
在經濟策略方面,盡地力之教是李悝的主要主張。他認為田地的收成和為此付出的勞動成正比,“治田勤謹則畝益三斗,不勤則損亦如之”。又認為糧貴則對士民工商不利,谷賤則傷農,善治國者必須兼顧士民工商和農民雙方的利益。他指出五口之家的小農,每年除衣食、租稅和祭祀等開支外,還虧空四百五十錢,這就是農民生活貧困和不安心于田畝的原因。他針對此情況作平糴法,即將豐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個等級,按比例向農民糴糧;把荒年也分成大饑、中饑和小饑,在大饑之年把大熟之年所糴的糧食發放給農民,其余則類推。這樣可使饑歲的糧價不致猛漲,農民也不會因此而逃亡或流散。由于能“取有余以補不足”,“行之魏國,國以富強”。
《法經》的編訂,是李悝在法律制度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春秋末年,晉、鄭諸國作刑鼎或刑書,以公布新的法律條文。到戰國時,隨著歷史條件的改變,出現了更多的新的成文法典。李悝“撰次諸國法”,修訂出《法經》六篇,包括盜、賊、囚、捕、雜、具。盜是指侵犯財產的犯罪活動,大盜則戍為守卒,重者要處死。窺宮者和拾遺者要受臏、刖之刑,表明即使僅有侵占他人財物的動機,也仍構成犯罪行為。賊律是對有關殺人、傷人罪的處洽條文,其中規定,殺一人者死,并籍沒其家和妻家:殺二人者,還要籍沒其母家。囚、捕兩篇是有關劾捕盜賊的律文。雜律內容包羅尤廣,包括以下幾類:①淫禁。禁止夫有二妻或妻有外夫。③狡禁。有關盜竊符璽及議論國家法令的罪行。③城禁。禁止人民越城的規定。④嬉禁。關于賭博的禁令。⑤徒禁。禁止人民群聚的禁令。⑥金禁。有關官吏貪污受賄的禁令。如規定丞相受賄,其左右要伏誅,犀首以下受賄的要處死。具律是《法經》的總則和序例。《法經》出現后,魏國一直沿用,后由商鞅帶往秦國,秦律即從《法經》脫胎而成,漢律又承襲秦律,故《法經》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悝的著作著錄于《漢書·藝文志》者有法家類《李子》三十二篇,儒家類《李克》七篇;兵權謀家《李子》十篇,也可能是李悝所作。李悝的思想和治術都屬于法家范疇,故其大多數作品被列入法家類。由于他和子夏學派有一定的關系,他的有些作品不免帶有幾分儒家色彩,《藝文志》將其列入儒家也不為無因。以上三種著作早已亡佚,但在魏晉或隋唐時尚有零簡殘篇傳世。如《水經注》和《文選·魏都賦》注都引有《李克書》。由于《漢書》以李悝與李克為兩人,后代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李悝是法家,李克是儒家。
《法經》早已不存,唯桓譚《新論》中有關于《法經》內容的簡述,《晉書·刑法忘》也有類似的記載!缎抡摗芬淹龇,桓譚介紹《法經》的一條保留在明人董說《七國考》之中,是我們今天了解《法經》的重要依據。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輯有《法經》,夾雜了天尊、佛像等語,當是誤引他書所致,故難以憑信。
魏文侯對李克說:"先生曾經教導我說:\'家貧就想得賢妻,國亂就想得賢相\'。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您看怎么樣?"
李克回答說:"我聽說,卑賤的人不替尊貴的人謀劃,疏遠的人不替親近的人謀劃。我的職責在宮門以外,不敢承擔這個使命。"文侯說:"先生面對此事就不要推辭了。"李克說:"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緣故。平時看見他親近哪些人,富有時看他結交哪些人,顯貴時看他推舉哪些人,不得志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苦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有這五條足能決定誰當宰相了,何需依靠我李克呢!"文侯說:"先生回家吧,我的宰相已經決定了。"
李克快步走出去,到翟璜家中拜訪。翟璜說:"今天聽說君主召見先生去選擇宰相,結果是誰當宰相呢?"李克說:"魏成子當宰相了。"翟璜氣得變了臉色,他說:"就憑耳目的所見所聞,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將是我推薦的。君主對內地最憂慮的是鄴郡,我推薦了西門豹。君主計劃要攻伐中山國,我推薦了樂羊。中山攻滅后,派不出人去鎮守,我推薦了先生。君主的兒子沒有師傅,我推薦了屈侯鮒(fù,付)。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李克說:"您向您的君主推薦我的目的,難道是為了結黨營私來謀求做大官嗎?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鐘俸祿,十分之九用在外邊,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從東方聘來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君主把他們奉為老師。您所推薦的那五個人,君主都任他們為臣,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翟璜遲疑徘徊后拜兩拜說:"我翟璜是淺薄的人,說話很不得當,我愿終身做您的弟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4733.html
相關閱讀: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魯國的傳奇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