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什么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尊王攘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最早見于《春秋公羊傳》,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來演化為具備復雜含義的政治術語,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鹜酢 」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 齊桓公會集諸侯國君于首止,與周天子盟,以確定太子的正統地位。次年 管仲,齊桓公因鄭文公首止逃會,率聯軍討伐鄭國。數年后,齊桓公率多國國君與周襄王派來的大夫會盟,并確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651年,齊桓公召集魯、宋、曹等國國君及周王宰孔會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齊桓公為諸侯長。同年秋,齊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齊桓公都會過問和制止! ◆斮夜哪辏ㄇ656年),齊桓公率領諸侯進入楚國,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使得楚國承認自己的錯誤。魯僖公九年(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召開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參加,并賜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給齊桓公! ∪烈摹 」663年(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國,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齊桓公采納管仲“請救邢”的建議,打退了毀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儀為邢國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舉攻衛,衛懿公被殺。齊桓公率諸侯國替衛國在楚丘另建新都。經過多年努力,齊桓公對楚國一再北侵進行了有力的回擊。  公元前655,聯軍伐楚,迫使楚國同意進貢周王室,楚國也表示愿加入齊桓公為首的聯盟,聽從齊國指揮,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國北侵,保護了中原諸國。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4734.html

相關閱讀:臧文仲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魯國的傳奇寡婦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