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李根源簡介 文武雙全的民國元老李根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李根源是民國時期從云南出來的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思想激進,能文能武,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積極支持者。他與蔡鍔等人發動云南辛亥起義,勝利后任云南軍政府軍政部總長兼參議院院長,制定和實施一系列頗有成效的政治、經濟、文化改革,使云南成為民國初年比較安定的省份之一。以后歷任北京國會眾議院議員、北洋政府航空督辦、農商總長,一度兼署國務總理。因抵制曹錕賄選,憤然退出官場,隱居在江南名城蘇州,致力于發展地方文化和教育事業。當抗日的烽火燃起時,年邁的他挺身而出,多次組織民眾支援前線抗敵。后來他又坐鎮滇西,指揮軍民保衛家園。

  參加重九起義 解決滇西事變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全國震動。接著,湖南、陜西、江西等省相繼響應,迅速形成了全國起義高潮。時任云南督練處副參議官的李根源聞訊,與李鴻祥、唐繼堯等協商,決定推舉蔡鍔領導起義,時間定在10月30日深夜。

  可是,當天傍晚,云貴總督李經羲突然召見李根源,說滇西發生“叛亂”(革命黨人張文光在騰越打響反清起義第一槍),命其率部討伐。李根源表面上表示服從命令,隨即離開總督府,趕往北校場,決定與李鴻祥會合,做好起義前的準備工作。行至半途,北校場方向傳來激烈的槍聲,起義提前幾個小時爆發了。那天為農歷九月初九,所以史稱“重九起義”。

李根源

  李根源趕到,馬上與李鴻祥等指揮起義軍分頭進攻城內制高點圓通山、五華山及軍械局、造幣廠等要地。頓時,“城內槍聲隆隆,火光燭天”。蔡鍔見“城內大火沖天”,又接到李經羲要他進城“平叛”的電話,知道革命黨人已提前行動。乃傳令鳴號,集合部隊,宣布革命宗旨和作戰方略,要求官兵“同起義軍,革命清廷,驅逐漢奸,復我山河”。起義軍一路廝殺,浴血奮戰,連續突破清軍的防線,至第二天中午,昆明全城光復。李經羲倉皇逃走,避匿民宅。隔天,云南都督府成立,蔡鍔被公推為云南都督。李根源任軍務部總長兼參議院院長,協助都督實行一系列具有民主主義色彩的改革。首先,撤換一批貪污腐敗的縣知事和其他地方官吏,任用同盟會會員和同情革命人士為各部門負責人,提拔大批進步的青年軍官。其次,開辟財源,節儉開支,制定新的財政制度。再次,振興地方教育事業,改良私塾,普及小學教育。最后,根據省內實際,從鹽務、礦務入手,制定墾荒、森林、畜牧章程,大力發展農商、畜牧、工藝事業,設立模范工廠,開拓市場。又重視鐵路、電訊、郵政、航運和公路建設,改善交通環境。這些措施對安定地方秩序,發展地方經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李根源在云南起義前后所作出的貢獻,受到時人的廣泛贊許。

  正當大家日以繼夜地投入新政府的各項工作時,滇西地區傳來了反清武裝火拼的不利消息。原來,張文光領導的騰越起義勝利后,按照事先部署,起義軍兵分三路出發,預定在大理會合,然后直奔省城。當起義軍到達大理時,遭到已經反正的大理軍隊的阻擊,雙方激戰三天,傷亡慘重,釀成親痛仇快的滇西事變。如何妥善解決這場事變,關系到云南全省的光復和穩定。云南都督府緊急商討對策,決定任命李根源為陸軍第二師師長兼迤西國民軍總司令,率兵西進,全權處理這場事變。

  ▲從漢川開赴前線的起義軍

  12月17日,李根源率部抵達大理。他將司令部設在大理提督府,著手恢復各級行政機構,并限期建立各縣自治公所、商會等組織,管理地方財政,籌劃工商、農牧、財政、教育等各項建設事業。同時,向滇西軍政府提出裁兵、停止捐派等九條建議,表示滇西地方官由省里任命,只懲辦少數肇事將領。由于這些措施切合實際,寬嚴相濟,受到張文光為首的當地政府的歡迎,為最終解決滇西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李根源又致電云南軍政府,請求授予張文光為云南協都督兼騰越鎮總兵,張部彭?、由云龍、李學詩等為統領或知府。這樣既按撫了地方實力派,又加強了軍政府對該地區的領導。

  不久,李根源又馬不停蹄地來到騰越。初步弄清當地情況后,決定從財政、人事兩方面入手,整頓行政管理機構。首先,命令停止捐派,以阻斷地方武裝的財源。其次,委派可靠的官吏,逐步收回地方行政權。接著,著手整編西防軍,將原滇西軍政府三十余個營縮編為十一個營。在這次裁軍過程中,部分散兵與土匪勾結,趁夜叛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李根源與張文光商量,決定先安撫、給重餉以解散亂兵,然后由張文光出面調統帶到騰越,訊明正法示眾。李根源率兵逮捕反叛營長王太潛,立即正法。又誅殺叛變官兵二三百人,以及一批不法劣紳、土棍、匪徒等。經過上述措施,局勢才漸漸穩定下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9007.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