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畏,原名何世富,又名何敬賢。祖籍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朝烈村委會玉堂村(又名后塘村)人(原屬廣東省樂會縣人),出生于1900年農歷三月十五日,童年時隨父親何良炳去馬來亞,就讀于中華學校。早期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并擔任馬共的領導人,曾擔任過英(國)荷(蘭)兩族中區委員(馬來亞當時系英國、荷蘭殖民地),后被英政府逮捕,被驅逐出境回國;貒笤妥x廈門大學并于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
從黃埔軍校畢業后,在國民革命軍供職。之后,參加了廣州起義,加入中共。1929年何畏被中共廣東省委派往廣西從事兵運;同年12月參加了由鄧小平、張運逸等領導的廣西百色起義,歷任紅七軍連長、營長,紅軍贛南西河獨立營營長,上猷縣紅色獨立營營長。
1932年10月何畏隨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入川,參加創建川陜直至豫鄂皖革命根據地,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副師長、師長。1933年6月何畏出任紅九軍軍長,之后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斗爭,西征轉戰,川陜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參與組織或組織領導了許多重大戰役。其時,何畏率部進入川西的理縣,并在那里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1935年5月下旬,為接應渡過金沙江的中央紅軍北上,何畏臨危受命,任懋功支隊司令員兼政委,親率25師、27師各一部,沿岷江流域星夜兼程,攻占懋功,前鋒推進至懋功東南的達維鎮。6月12日,何畏紅9軍下屬的25師和27師在夾金山下的達維鎮迎接到了翻越夾金山的中央紅軍,實現了紅軍兩支主力軍團勝利會師。這次歷史性會師,史稱“懋功會師”。
1935年8月4日至6日,中央政治局在沙窩召開會議(史稱“毛兒蓋會議”)。在一、四方面軍聯席會議上,各執己見的雙方甚至發生了爭執。爭吵中,何畏突然掏出手槍指向毛澤東、周恩來。坐在右邊的徐向前見勢不妙一把握住何畏的手臂,奮力向上舉起,“噠噠噠……”槍聲震落了天花板上的積塵,整個屋子彌漫在火藥味之中。散會后,幾個警衛跑進會議室,只見墻上到天花板上不規則地散布著十個黑洞洞的彈孔。當時,中央從團結大局出發,沒有追究何畏的責任。毛澤東只是說:“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是一次例外,有意見可以爭論,但中央的決定要堅決執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9904.html
相關閱讀: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