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謝偉思的談話中,毛澤東只是試探性地詢問,美國是否可以在延安建立一個領事館,他甚至沒有提及軍事問題。
鳳凰衛視11月11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迪克西使團”是美軍為赴延安觀察組命名的軍事代號,“迪克西”原指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南方各州,這個詞源自當時一首歌頌南方的流行歌曲,歌詞唱的是反叛的南方人受到贊賞,最終被北方人擊敗,美國人把前往陜甘寧邊區的觀察組定名為“迪克西使團”,可以說是意味深長,對于美軍觀察組的到來,中共非常重視,接待的規格也相當高。
1944年7月22號,美軍觀察組到來的當天,周恩來、葉劍英等人親自到機場專門迎接,就在當天,周、葉二人就和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以及政治情報組組長兼美軍中緬印戰區司令部政治顧問謝偉思舉行了會談,在幾天后的歡迎晚宴上,毛澤東和謝偉思也舉行了會談,8月15號延安《解放日報》刊登了經毛澤東改寫的社論,《歡迎美軍觀察組的戰友們》,高度評價了觀察組前來延安的意義,盡管彼此的態度顯得和諧而友好,但是對于軍事合作的范圍和深度中共和美方都表現出了相當的謹慎,美國方面最初賦予觀察組的主要任務只是搜集情報,下設的小組也以情報搜集為主,與美方相比,對于軍事合作的設想中共方面的思路更加開闊。
早在觀察組到達延安之前,在接待中外記者西北觀察團的時候,中共方面就多次說明和盟國軍事合作的實際可能性,以及盟國給予中共軍事援助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中共方面還表示中共軍隊在得到援助后,愿意擔任一個方向的反攻作戰,和接受盟軍聯合指揮部的統一指揮,雖然中共方面的態度表現得積極和開放,但是對于軍事合作方面的意向中共高層的表達非常審慎,在和謝偉思的談話中,毛澤東只是試探性地詢問,美國是否可以在延安建立一個領事館,他甚至沒有提及軍事問題,林彪在見到謝偉思的時候也只是委婉地表示,華北日軍戰斗素質在過去兩三年內大大的惡化,今年中共軍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假如能夠得到更多更好的武器,戰績會更大,謝偉思后來回憶說,我們迄今會晤到的共產黨軍事領導人都很小心謹慎地避開直接懇求給予武器裝備,他們都避而不談,坦克、飛機和大炮這一點很明顯,然而隨著美軍觀察組在延安的工作進展順利,中共和美國的軍事合作也逐漸開始向更加廣闊的范圍拓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41530.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