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宣統二年)春,汪精衛以密謀刺殺攝政王被捕入獄。本來汪是必死無疑的,最后卻只判處終身監禁,這在清代歷史上,實屬首次。
而力保汪精衛不死的,就是滿清最后一位鐵帽子王--愛新覺羅.善耆。據說善耆愛才,閱汪供詞后,認為“其才出色,其志可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與其殺掉,莫若令其改變志向,為國盡瘁”。
愛新覺羅.善耆,字艾堂,自小習武,英武過人。二十一歲時封二等鎮國將軍,之后又襲肅親王爵。
八國聯軍侵入北京,他與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出逃西安,后來奉慈禧命回京參與“和談”。善耆回京不久,結識了日軍翻譯官川島浪速,兩人臭味相投,還拜了把子。在川島浪速等人支持下,根據日本警察法和北京城的現狀,編成巡捕隊。
辛亥革命后,善耆與良弼、溥偉、鐵良等組織“君主立憲維持會”,反對南北議和與清帝遜位。
但不久,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在川島浪速的慫恿下,善耆攜家人逃到旅順,想恢復清朝統治。抵達旅順后,善耆投入日本人懷抱,與川島策劃建立以滿洲為基礎,以日本為監護人的滿-蒙聯合的國家,鼓吹“中日提攜”,成為日本人的走狗。
還煞有其事地到北京與日本人會談上述計劃,不料卻遭到革命黨人的追捕,在黑龍會的幫助下逃出北京。
1912年第一次滿蒙獨立運動失敗后,鼓勵一部分骨干分子逃到旅順,企圖東山再起。
就在這一年,日本明治天皇去世舉行大喪時,他以清室貴胄之尊,身著喪服,齋戒素食,為其服喪三天。
兩年后,日本大正天皇即位,他登上旅順白玉山,拜謁日本侵華將士的亡靈。為拉近與川島浪速的關系,他將女兒金璧輝送給川島當養女。每逢川島來拜訪,他就領著一家人到家門口排隊等候,親自上去擁抱迎接,還讓最年輕的側妃陪著川島浪速暢飲,不怕被戴綠帽子。
翌年,袁世凱稱帝,善耆認為復辟的時機成熟,他計劃由遼寧千山的部隊討袁,與巴布扎布的蒙古軍隊合力拿下北京,建立一個內外蒙古、滿洲三省和華北為一體的大王國,然后請溥儀即位。此次計劃,善耆動用了全部家財,還向日本財閥借款100萬。他用這筆錢,招募了大量土匪,進行軍事訓練。恰在此時,袁世凱暴斃,善耆的“扶清討袁”口號失去了意義。日本人為了避免引起中國人的反感,開始壓制善耆,不讓其輕舉妄動,滿蒙運動再次失敗。
這次失敗,善耆傾家蕩產,于1922年,抑郁而終。
其女川島芳子被自己的父親送給日本人后,接受日本軍國主義教育,成年后返回中國,長期為日本做間諜。1948年,被以漢奸罪判處死刑,在北平第一監獄執行槍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17669.html
相關閱讀: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