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戰國時期貴族的典范孟嘗君:仗義疏財門客三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演義小說和武俠小說中常見到“小孟嘗” 、“賽孟嘗”或者與之類似的名號,來形容一個人物仗義疏財、交游廣闊,比如隋唐演義中的秦叔寶和水滸中的柴進。那么正宗的孟嘗君,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史記孟嘗君列傳中頭一大段介紹了孟嘗君的父親齊相田嬰的事跡,田嬰算是個出將入相的人物,他和田忌、孫臏差不多同時代,他們三人共同參與了大敗龐涓的馬陵之戰;不僅如此,田嬰在外交方面的成績也可圈可點,促成了韓魏與齊國的結盟;同時在齊國國內他歷威王、宣王、?王三朝而不倒。

  田嬰有四十幾個兒子,田文最初一點也不受父親待見,不受待見倒也罷了,因為他是賤妾所生,且出生日期不吉利怕以后會克父克母,做父親的都想讓這個兒子自生自滅。等到田文被母親偷偷撫養長大后,做父親的再不高興,也總不能把兒子殺了吧,便默認了田文的存在。就是這個不得以才被父親默認的兒子田文,給父親提了個建議,使得父親對兒子有了重新審視的契機,此后父子關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進而使田文從四十幾個兒子中脫穎而出,做了田嬰的繼承人。

  田文是這么說的:“您相齊至今已歷三王,齊國至今土地沒增加過,而您卻富累萬金,妻妾綾羅綢緞、仆婦也有糧有肉,外邊的賢士卻缺衣少食。富裕了自己而忘了公家之事,我真是覺得奇怪啊!庇谑翘飲雽@個兒子刮目相看,派他主理家事接待賓客,許是因為果有些本事,漸漸地田文自己便在諸侯中聲名鵲起,田嬰死后田文繼承了他的封地爵位,是為孟嘗君(田嬰為靖郭君,這名號真讓人分分鐘串戲到射雕英雄傳)。

  孟嘗君在封地上廣招賓客,哪怕犯了事逃亡的人來投也不嫌棄,一律不分親疏優待,不但對門客好,對門客的親屬也好,使每個門客都覺得孟嘗君待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有一回吃晚飯的時候,有個人遮擋住了燭火,以至于光線明滅看不清飯菜,一個玻璃心的門客以為別人的飯食一定比他的好,賭氣要走,孟嘗君親自捧著自己的食物來給他看,以示每個人待遇都一樣,這個門客深感羞愧,居然自盡了(古人重義輕生,誠不欺我,吃個飯也能要死要活的…)。自此,來投孟嘗君的士人就越來越多了。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有名氣,惦記的人就多了起來,比如秦昭襄王(派老媽使美人計誘殺義渠王并滅義渠,任用戰神白起大殺四方坑滅長平四十五萬趙卒的那位秦王是也)。秦昭王想把孟嘗君弄到秦國去當官,孟嘗君本也有心一試,奈何眾賓客都不看好此行,由其是蘇代苦苦勸阻(戰國策里卻說的是蘇秦,不管蘇秦還是蘇代,都是合縱抗秦的路子,自然反對孟嘗君赴秦),孟嘗君就暫時打消了此念。

  但是到了齊?王二十五年,孟嘗君還是被派到了秦國,昭襄王當即以孟嘗君為相。悲催的事發生了,有人上秦昭王那里嚼舌頭根子,那個孟嘗君啊,他是齊國的望族宗室,今日相秦,謀劃事情也一定先齊而后秦,秦國危矣。秦昭王想了想,確實有道理,一般在秦國為相的外國人,要么是在別處窮途末路不受重視的,比如張儀,要么是久在秦國根深蒂固的,比如魏冉,這本身在自己國家就有賢名、出身又好的人到秦國來,還真是靠不住,不如抓起來殺了免留后患。孟嘗君急了,趕緊派人去疏通秦王的寵姬,求她幫忙吹枕頭風救人。那寵姬說了,幫忙可以,但要孟嘗君送她一件狐白裘。狐白裘是什么?可不是一件簡單的白色狐裘,而是全部采用最高級最輕軟的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皮,那得要多少條狐貍的命才能采到足夠多的腋下白毛?孟嘗君恰好有一件,天下無雙,價值千金,怎奈當初抵達秦國時已經獻給了昭襄王,哪里還有第二件?孟嘗君門客俱是一籌莫展,忽然有個平時不大入流只會裝成狗去人家家里偷東西的人自告奮勇,說我能把那件狐白裘從秦宮里偷出來,再送給那秦王寵姬來救主家的性命。此人果然說到做到,是夜扮狗入得秦宮取得狐白裘。寵姬收了孟嘗君的重禮,自然賣力替他在秦王面前說項,昭襄王一時心軟,便放了孟嘗君。孟嘗君此時哪里還敢逗留秦國,急忙更名改姓逃走,星夜到了函谷關。但函谷關的規矩是要等到雞叫天快亮的時候才開關放人進出。這邊廂昭襄王才放人沒多久又后悔了,再想找孟嘗君的時候發現人跑了,火速命人追趕,在函谷關逗留的孟嘗君及隨從也正擔心會被秦王再次抓回,多呆一刻便多一分危險。此時門客中有個人善于學雞打鳴,一開腔,守關的秦人真以為天快亮了,就開關放人。待追兵趕至函谷關的時候,孟嘗君早走沒影了。原先孟嘗君對這兩位不起眼的門客和別人一樣態度時,別的門客都頗為不服,經過此次逃命,大家也都心服口服了。整件事便是雞鳴狗盜這一成語的由來(話說孟嘗君門客數千,難道盡數帶去了秦國?如果只帶了一部分,又怎么會恰好帶了這兩個不起眼的人呢?史記這里的描述難不成只是太史公腦洞大開么?)

  當孟嘗君經過趙國時,受到平原君的熱情相待,但是后來發生了一樁不愉快的事,導致孟嘗君門客在趙國大開殺戒。起因是趙國百姓早就聽說過孟嘗君的大名,都來圍觀,一看孟嘗君長得比想象中瘦小多了,就開始議論紛紛,進而發笑。被激怒的孟嘗君門客斬殺數百趙人,滅了一縣而去(當時的一縣規模估計也就跟現在大點的村落一般吧)。我覺得這一段真是不可思議,頗有賢名的孟嘗君居然是玻璃心殺人狂魔…

  等到孟嘗君排除萬難回到齊國時,齊?王因為派孟嘗君去秦國導致他被困正心懷愧疚,就讓孟嘗君當上了齊相。拜相問政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秦國的晦氣,以報在秦國差點身首異處之仇。他首先聯絡韓魏,以曾經幫助韓魏攻打楚國并替二國取得宛、葉以北的土地為由,要求二國與齊國一道伐秦,同時向西周借兵借糧。還是當初勸孟嘗君不要去秦國的那個蘇代,又跑來勸阻,這次他也是替西周來說話的:“齊國跟韓魏結盟攻打了楚國,得勝后韓魏得到了土地,齊國啥也沒撈著;現在又要聯合他們攻打秦國,若打敗秦國,還是他們得到好處,替他們解除了來自西方秦國的威脅,隔那么遠齊國還是啥也撈不著。韓魏兩國,南邊楚國和西邊秦國的邊患問題都緩解了,他們的國力增強了,就該對齊國不利了!苯又K代又給孟嘗君支了一招,讓西周去跟秦國示好,同時孟嘗君并不真正攻打秦國,只是裝裝樣子,再由西周出面跟秦國調停,讓秦國放了被囚的楚懷王,而楚國出于對齊國調停的感激必會同意割讓東國之地給齊國。本來孟嘗君自己的封地薛地是直接與楚國接壤的,齊國得了東國之后,由于有了緩沖,薛地再也不用直接面對來自楚國的威脅,而齊國也會愈發強大;與此同時秦國保持強勢的話,趙魏韓三國就會轉頭與齊國交好以防備強秦。孟嘗君采納了蘇代的建議,但問題是調停秦楚矛盾意圖取得楚國土地的這件事最后竟不了了之,秦國并沒有釋放楚懷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76467.html

相關閱讀: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臧文仲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魯國的傳奇寡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