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值得養成的好習慣
20多年前的一件事。持續多少天,我在教室地上撿紙團,有同學很窘地說:“老師,這不是我丟的。”我讓他不用介意,由于我不是來幫他們搞衛生的。我逐個翻開這些窩成一團的草稿紙,為的是看看學生應用草稿紙的習慣。
個別情形是:學生不在意草稿紙擺放在桌上的地位(他通常不會把紙擺正),老是順手在空缺處演算,混亂無序。然而,我曾見到有位學生在草稿紙上按次序編號。(勵志天下
很多良好的習慣都來自少年時期。
跟十多年前比,現在的學生不愛勞動,學校也沒有供給讓他們學會勞動的機遇。好多學校早就沒有“衛生包干區”這回事了,取而代之的全是“價廉物美”的民工。中學是這樣,大學也是這樣;城市是這樣,鄉村也是這樣。而且學生不勞動,老師也不必勞動了。
必要的日常勞動習慣為什么不成為教導的內容?
有年春節,一群學生來拜年,學生愉快,在我家吃完中飯又吃晚飯。就在大家盡興地游玩聊地利,有位女生始終在廚房洗碗、掃除。同學們夸她會做事,開玩笑說她當前必定是賢妻良母。她不愛談話,只是笑著回了一句:“總不能讓師母回來替咱們洗碗吧。”20多年從前了,她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當年她學習成就并不出眾,但是大家記住的是她的仁慈,她對所有的人都真心的好,每一件事她都當真地去做。當初很少看到那么懂事的學生了。
前些年有個班主任告知我,他班上有位女生能用30元錢采購一次班級運動的全體用品,而其余班100元都嫌不夠。每次她都征求大家看法,了解同窗們愛好什么,也懂得大市場小商品的價錢,會比擬品質;她會盤算,采購的所有物品都能未幾不少,人生格言,一點都不揮霍;她去洽購連公交車也不乘,來去騎自行車;活動停止,她把彩帶、包裝紙收拾好,說“下次還能夠用”。(勵志天下
哈佛要學的,無非也就是這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36201.html
相關閱讀:致那些在高考中拼搏努力的日子
高考倒計時:送給考生六句話
高三開學班主任寄語
高三考生最后幾天:可以發泄但不要瘋狂
高三學生必讀:高三復習貴在勤奮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