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一、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教科書第23頁的內容,“做一做”和練習五的部分習題。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內容時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時孕伏解決問題的內容。例1,以把12個桃平均分給小猴的情境,分別計算出“每只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小猴”“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幾個”。使學生在學習除法計算方法的同時,初步體會怎樣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怎樣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之后,編入了解決有關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例1的教學是被除數不超過12的教學內容,先教學被除數小的除法計算,充分利用學生學過連加、連減和乘法的基礎和“平均分”物品的實踐經驗,促使學生自主探索不同的求商的方法。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又有利于為進一步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好基礎。
三、學生分析:
所選課《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法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下安排的一節課,我班的學生年齡較小,好動、好問、好奇,喜歡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形式新穎、色彩鮮艷的東西所吸引。在設計本課的教學上,利用媒體網絡教室的廣播系統播放動畫故事,旨在能強烈刺激學生的視聽器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調動學生共同參與的積極性,充分讓學生各抒己見,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四、教學設計思想: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讓學生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外,主要是讓學生經歷除法求商的過程。并能從多種方法中找到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訣求商。
這節課是計算課,如果都采用單一的練習,就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主線圖“猴媽媽分桃”,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入例題。之后,再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動口說一說、動腦想一想,解決問題。特別關注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基礎上,交流與分析方法。這樣即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嘗探索的快樂,又培養了合作意識。同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圖、聲等多種信息結合在一起,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興趣,而且使學生自始至終、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之中。
精心設計活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是他們的興趣所在。練習中,我沒有直接將課后練習題呆板、枯燥地羅列出,而是將課后三道題聯系起,設計成一個闖關游戲。創設情境:猴媽媽想請大家到花果去做客,愿意嗎?她已經把你們精彩地發言、團結合作的精神用郵件發給了上的小猴子,聰明又調皮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的路上,為你們設下了三個機關,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敢于想苦難挑戰的勇氣,讓他們在快樂中完成了課后習題。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五、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從眾多方法中擇優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能力。
六、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學會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培養學生從眾多方法中擇優的能力。
七、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學具盒、12個桃、折疊口算卡。
八、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故事動畫:有一天,小猴和他的好伙伴下去玩,走著走著,他們看到一個桃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急忙摘了一些,興沖沖地回家了。猴媽媽看到孩子拿回了這么多桃,可高興了,說:“今天,媽媽給你們分桃吃”。
[根據小學生喜歡各種生動有趣故事的心理特點,根據情境圖圖意并借助多媒,以生動活潑的動畫,引起學生的興趣,很自然地進入到例1的學習]
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學習例1
a、媒體出示情境圖:
b、觀察回答:
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會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并匯報想法)
出示:12個桃,每只猴子分3個,可以分幾只猴子?
師:你會列算式嗎?
獨立思考匯報,師根據學生匯報結果板書:12÷3=?
[讓學生“走入情境”去發現問題,并通過觀察了解信息,通過獨立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并感受除法計算在生活中的價值,使學生在獲得一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方法的同時,滋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師:你會算嗎?
先想一想,再把你的好辦法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C、展示算法
(1)學生以組匯報,出示:
第一只分3個,12-3=9
第二只分3個,9-3=6
第三只分3個,6-3=3
第四只分正好分完
(2)學生動手用學具分,分成4個3

(a)3+3+3+3=12
想:三( )十二 三(四)十二 商是4
(b)同學們可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就想了這么多好辦法幫猴媽媽,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選擇哪個小組的辦法呢?為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師:聽了小朋友的發言,老師覺得大家長大了,不僅能說清自己的觀點,而且還能采用別人的好方法,老師也是用口訣求商的,像這題,只要想三(四)十二(板書),就能又快又準確地求出商。猴媽媽對大家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多種算法的展示,不僅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通過學習思維的碰撞,語言的交鋒,積極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從多角度解同一問題的數學思想。]
2、鞏固方法,靈活應用。
師:如果猴媽媽“把12個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幾個?
(板書:指名學生讀題,然后列式)
12÷4=?你是怎樣算的?(同桌倆人說一說)
[通過“你是怎樣算的?”或讓“同桌倆人說一說”引導學生理性地思考,啟發學生直接用乘法口訣求商。]
3、觀察比較
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匯報。
小結:大家的發現可真了不起,這兩個除法算式我們用了同一句口訣(板書:用口訣求商)
[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學會了學習]
闖關游戲
創設情境:猴媽媽想請大家到花果去做客,愿意嗎?她已經把你們精彩地發言、團結合作的精神用郵件發給了上的小猴子,聰明又調皮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的路上,為你們設下了三個機關,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第一關,說說你們是怎么算的。
10÷2= 12÷6= 8÷2=
10÷5= 12÷2= 8÷4=
要求(1)自己小聲說一說,有問題找老師或同桌小朋友幫忙。
(2)你覺得自己哪組題說得棒,你就說哪一組。
(3)你發現每一組有什么特點。
第二關,涂一涂。
8÷2 6÷3 10÷2
20÷5 24÷6 15÷3
18÷3 5÷1 30÷5
要求:把得數是5的涂成紅色。把得數是4的涂成綠色。
第三關,算對了,玩具就屬于你。
出示:三只小猴子:歡迎到花果做客!
師:花果上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下節課再去玩,好嗎?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易持久。單調的練習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降低練習效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闖關練習的設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興趣盎然、生動活潑地投入練習活動,將有效地提高計算能力。又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使整個教學過程,在活動中完成,以活動促發展。]
歸納總結,完善認知。
(1)學生說學習所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教師評價學習態度,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九、板書設計: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2個桃,每只猴子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
12÷3=?

想:三( )十二 三(四)十二 商是4

把12個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幾個?

12÷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8057.html

相關閱讀:線段
買電器教學設計
《乘、除兩步計算應用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淘氣的作息時間
進位加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