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乘法、加法和減法,并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1)
目標:
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對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在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使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重難點: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內容:
一、復習加法與減法
二、復習乘法與除法
三、課的小結
四、布置作業
1、思考: 44+25你是怎樣算的?44+38你又是怎樣算的?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2、計算:
36+38 76+23 100+200 49+14
45+54 21+34 40+300 44+39
3、想一想:
38-25你是怎樣算的?44-25你又是怎樣算的?這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4、計算:
52-28 80-34 61-46 87-65
140-30 220-120 1500-800 3200-900
1、20×3= 你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
2、200×3= 你又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
3、計算:24×4 126×5 346×8
378×5 497×6 109×4 680×7
4、過關練習:
569×3 468×6 308×4 590×7
5、60÷2= 你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
6、600÷2= 你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
7、計算:40÷2 800÷4 84÷4 78÷7
84÷2 46÷3 78÷3 85÷5 96÷6
8、過關練習:
54÷5 49÷2 65÷5 89÷7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補充八道計算題:
376×9=
407×8=
560×6=
240×5=
87÷7=
96÷6=
57÷5=
68÷4=
除法、乘法、加法和減法,并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2)
教學目標:
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對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在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使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教學重難點: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內容:
一、復習加、減法兩步計算應用題
二、復習乘法應用題
三、課的小結
四、布置作業
1、請大家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
2、出示例題,回顧解法:
褲子的單價是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方法1:先算上衣的價錢 28×3=84(元)
84+28=112(元)
方法2:先算一套衣服的價錢是幾個28元1+3=4 28×4=112(元)
改變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
學生先用兩種方法進行解答,然后組織交
流。
3、完成書上的有關練習。
出示例題,進行回顧
小華從家跑步到體育場用了4分鐘,大生從
家騎自行車到體育場也用了4分鐘。小華每分鐘行152米,大生每分鐘行248米。小華家離體育場有多少米?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請學生介紹方法。
學生完成書上的相關練習。
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困惑嗎?
完成整理與復習的6、7、8題
觀察物體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和周長計算
教學目標:
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觀察物體,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認識周長的含義,解決有關周長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學生空間觀念的確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內容:
一、復習觀察物體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三、復習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
1、出示由三塊正方體小木塊組成的圖形,讓學生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看得到的圖形分別是怎樣的?
2、出示由一塊正方體小木塊、一塊長方體小木塊組成的圖形,也分別請同學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看得到的圖形是怎樣的?
3、進行有關的練習。(題目略)
1、想一想:長方形有怎樣的特點?(師相機板書:長方形有兩組對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2、思考:正方形又有什么特點?(師相機板書:正方形四邊相等,四個角也都是直角)
3、長方形、正方形每條邊分別叫做什么?(師相機板書:長方形長的邊叫長,短的邊叫寬。正方形的每一條邊都叫做邊長)
1、什么叫做周長?長方形的周長可以怎樣求?那么多的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是最簡便的?
2、正方形的周長又應該怎樣求?用加法算簡便還是用乘法算簡便?
3、計算:
長方形:
長12厘米,寬6厘米,周長是多少厘米?
長18分米,寬4分米,周長是多少分米?
長9米,寬3米,周長是多少米?
正方形:
邊長是5米,周長是多少米?
邊長是7分米,周長是多少分米?
邊長是8厘米,周長是多少厘米?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沒有什么疑難?
補充幾道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題目。
分數的認識和相關的簡單計算,以及簡單的統計和
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認識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體會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統計過程。
2、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難點:
通過復習讓學生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大小的比較。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內容:
一、復習分數的知識
二、復習統計與可能性
三、課的小結
四、布置作業
1、請大家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我們要用到分數?要用分數來表示必須把物體怎樣分?
2、口答:
(1)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用哪個分數來表示?表示這樣的3份呢?
(2)把一個西瓜分成5份,表示這樣的1份能不能用五分之一來表示?為什么?那么應該怎樣改一改就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了?
3、分數應該怎樣讀?怎樣寫?師隨即報幾個分數讓學生寫一寫。再寫幾個分數讓學生讀一讀。
4、分數的簡單計算:
+
- -
5、完成書上的有關練習。
1、在一個袋子里放了10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紅球,袋子里應該怎樣放球?
2、在一個袋子里放了10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袋子里應該怎樣放球?
3、袋子里放了10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不可能是紅球,袋子里應該怎樣放球?
4、在一個袋子里放了10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要大于黃球,袋子里應該怎樣放球?
5、設計一個轉盤,紅色區域占了絕大部分,綠色區域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黃色區域多于綠色區域但少于紅色區域,請大家想一想:任意轉動一下轉盤,落在哪個區域的可能性最大?落在哪個區域的可能性最?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沒有什么疑惑?
完成書上第114頁的第15題。(直接做在書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79235.html
相關閱讀:三年級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及練習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基礎知識復習要點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教案
時間與數學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周導學案(北師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