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比例尺(1)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尚美課堂教學模式

——數學“五段”教學導學案

年級

六年級

備課教師

教學課題比例尺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89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3題,練習十九第1、3題教學目標

1.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讀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運用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運用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問題呈現情境導入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創設情境,激趣設疑。

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和國旗的平面圖。再依次點擊,出現一組大小不同的地圖平面圖和國旗平面圖。

教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教師:我們可以把地圖和國旗畫在紙上,同樣也可以把我們的住房縮小后畫在紙上,這是幾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時,一位售樓先生給我推薦了兩套住房(出示),可是他只給看了一下圖紙,我買房的標準是想要面積大一些,我想請同學們幫幫我這個忙,好嗎?

學生1:建議購買第二套。

學生2:建議購買第一套。

學生3:我也同意購買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標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

學生4:不同意,第二套大,應該購買第二套。

2.揭示課題。

教師:看來同學們的意見不統一了,目前還不能幫老師確定到底購買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圖與實際的房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比例尺)

1、 學生觀看主題圖:一幅中國地圖和國旗的平面圖,再依次點擊,出現一組大小不同的地圖平面圖和國旗平面圖。

2、 學生觀察發現了什么?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3、 學生討論,說說想法學生1:建議購買第二套。 學生2:建議購買第一套。 學生3:我也同意購買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標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 學生4:不同意,第二套大,應該購買第二套。目標展示

1.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讀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學生讀目標引導自學學生教材91-92頁的相關內容,理解并勾畫重要內容,完成部分未完的例題。 學生看書探究交流

動手操作,感知比例尺

1.“實際距離”的含義。

教師:同學們已經動手測量出我們教室地面長9米,寬6米。

教室長9米,寬6米就是實際的長度,即實際距離。(板書)

2.“圖上距離”的含義。

教師:現在老師就請你們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將教室占地的平面圖畫在老師發給的邊長為1cm方格紙上。

(1)電腦出示學習要求:①確定圖上的長和寬;②個人獨立作出平面圖(方格邊長是1厘米);③寫出圖上的長、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并化簡。

(2)學生自主設計教室的示意圖,師巡視并指導。

(3)投影儀展示學生設計方案、思路。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學生1:我是把實際的長和寬都縮小100倍,圖上的長就是9厘米,寬是6厘米,這樣的長方形圖就是教室的平面圖。

板書:9厘米∶9米=9∶9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教師:9厘米和9米的單位不同,不能直接化簡,必須先要把它們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得到1∶100。這里的1∶100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1格表示的1米,即100厘米。

學生2:我是把實際的長和寬都縮小200倍,圖上的長就是4.5厘米,寬是3厘米,這樣的長方形圖就是教室的平面圖!

板書:

4.5厘米∶9米=4.5∶9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4)明確:設計的示意圖長、寬就是畫在方格紙上的距離,即圖上距離。(板書)

3.認識比例尺。

我們知道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存在著一種倍數的關系,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比例尺。

教師:現在同學們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嗎?比例尺是誰與誰的比?怎么求呢?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1、學生動手操作,感知比例尺

2、學生理解“實際距離”的含義

3、學生理解“圖上距離”的含義

4、學生自學,認真自學要求:

①確定圖上的長和寬;

②個人獨立作出平面圖(方格邊長是1厘米);

③寫出圖上的長、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并化簡。

5、學生自主設計教室的示意圖精講釋疑

結合圖例,理解比例尺

1.教學例2:看一看,議一議。

課件出示例2(1)主題圖:這張三峽庫區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相說一說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2)學生回答。

(3)小練習:說一說比例尺1∶25000000和200∶1分別表示什么意思?這2個比例尺又有什么區別?

明確:1∶5000000是縮小比例尺,10∶1是擴大比例尺,縮小比例尺前項是1,擴大比例尺后項是1,圖距與實距的單位是相同的。

(4)介紹數字比例尺。

教師:1∶5000000,10∶1,1∶25000000和200∶1這些比例尺都是用數字表示的,我們把它叫做數字比例尺。

2.認識線段比例尺。

課件出示例2(2)主題圖: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嗎?

(1)同桌互議。

(2)學生回答。

(3)介紹線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

教師:象這樣用線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1cm,相當于實際的10m。如果我們量出了圖上小紅家到學校的長度是11厘米,怎樣算出實際距離呢?怎么想的?

3.線段比例尺與數字比例尺的相互轉化。

4.指導學生看書并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

1、學生觀看例2(1)主題圖

(1)同桌互相說一說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2)學生回答。

(3)小練習:說一說比例尺1∶25000000和200∶1分別表示什么意思?這2個比例尺又有什么區別?

2、學生明確:1∶5000000是縮小比例尺,10∶1是擴大比例尺,縮小比例尺前項是1,擴大比例尺后項是1,圖距與實距的單位是相同的

3、認識數字比例尺

4、認識線段比例尺檢測練習

1.課堂活動:第1~3題。

2.練習:練習十九第1~3題尚美評價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或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或不懂?

2.教師總結:

(1)比例尺是一個比,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倍數關系,其結果不應帶計量單位;它更不是一把尺子。

(2)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單位,否則比例尺無意義。

(3)比例尺前項化簡為1,是將實際距離縮;比例尺后項化簡為1,是將實際距離擴大。

3.驗證:能否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幫老師選擇A套房子面積大還是B套房子面積大?說說你的理由。

教學板書

設計

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4.5厘米∶9米=4.5∶9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教學反思本節課創設了購房過程中引發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看一看,議一議,量一量,算一算,引導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觀察、操作、思維等活動,使學生自主建立起了對比例尺的正確表象,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件 w w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91691.html

相關閱讀:六年級數學上冊分數乘法練習課導學案
分數除以整數
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1)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1周導學案
倒數的認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