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動開始部分能夠根據歌曲本身的特點進行有目的地復習以前學過的兩首歌曲,從而為今天的新授歌曲作鋪墊。今天活動開始部分,沙老師沒有隨意地選擇歌曲進行復習演唱或是發聲練習,而是根據《小鳥,小鳥》這首歌曲三拍子的特點,有目的地選擇了《柳樹姑娘》和《郊游》這兩首歌曲來復習演唱,而后再傾聽新歌的旋律,讓幼兒思考和剛才的哪一首歌曲節奏拍子是一樣的。孩子們一下子就說出了正確的答案。通過這樣的對比,從而幫助孩子們進一步積累三拍子的相關經驗,為接下來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促進作用。
2. 讓能力較強的幼兒當小指揮,提供孩子們大膽表現的機會,抓住細節引導幼兒討論。在聽歌曲旋律打拍子的時候,沙老師分別請了兩位幼兒上來當小指揮(在幼兒下面自己拍打節奏時先關注一下幼兒拍打節奏的情況),并能夠主動爭取孩子們的意見,變換動作來拍打。當有幼兒說到拍一次頭,跺兩次腳為歌曲打節奏時,沙老師抓住了這一小小的細節,隨即提問幼兒這樣的拍打方式合不合理,是否符合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這樣的討論更增加了幼兒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3.歌詞內容以提問的形式拋給幼兒“在哪里有陽光?在哪里有花香?”,一下子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回答問題的方式并不是簡單的提問和回答,而是設計的比較巧妙,讓幼兒用簡單的繪畫語言來表達。這樣每個幼兒就都能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而不是只有幾個幼兒參與回答的情況了。幼兒在作畫時同時聽賞歌曲,對接下來掌握歌曲旋律和學唱歌曲都起到一定作用。
4. 圖譜運用的恰到好處,形象巧妙,既幫助幼兒理解了歌詞又幫助幼兒記住了旋律和演唱方式。例如第一、第二句小鳥圖片的稍加變換,讓幼兒明確了“飛翔”和“歌唱”不同的歌詞內容;第三、第四句雖然只有一個“啦”音,但是在唱法和旋律上都有不同,如何幫助幼兒解決這個難題呢?沙老師巧妙地使用了波浪形圖譜和小雨滴圖譜來解決這個問題,即像波浪一樣連貫的啦的唱法和像小雨滴一樣跳躍的感覺的唱法,這樣就形象、簡單地解決了歌唱的難點。
5.活動結束部分,不忘對幼兒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活動結束的時候,沙老師播放了電影插曲中的《小鳥,小鳥》這首歌曲,讓孩子們聽了哥哥姐姐更加優美、動聽的聲音,鼓勵大家活動結束后通過練習可以把這首歌曲唱得更加好聽一些。另外,沙老師還提出建議,可以把剛才活動中大家畫的畫保留起來,布置到黑板或者墻上,有空的時候再來換一換歌詞演唱,讓活動進一步提升。相信孩子們演唱的興趣會越來越高。
活動目標:1.在繪畫過程中傾聽歌曲,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優美,并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圖譜、繪畫等形式,理解并創編部分歌詞。
活動準備:
紙 筆 音樂 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1. 復習歌曲:1)柳樹姑娘;2)顛倒歌。
2. 引導幼兒簡單討論以上兩首歌曲的不同。
3. 彈奏《小鳥小鳥》旋律,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發現歌曲的節拍特點。
4. 傾聽旋律,用不同的方式為歌曲伴奏。
節奏型:× × ×? ; × ×× ×?
二、進一步熟悉歌曲,并通過繪畫創編歌詞完善圖譜,初步學唱歌曲。
1. T:“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的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 老師范唱歌曲。(歌詞:在哪里有陽光?在哪里有花香……)
3. T:“原來老師唱的歌曲里有問題呢,問了什么?你聽清了嗎?”(出示歌曲圖譜)
4. 老師繼續唱,并讓幼兒自由畫出自己的答案。
5. 先畫好的幼兒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畫和想法。
6.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歌曲里的話介紹自己的畫,如“草地上有花香”“花園里有花香”。
7. 老師結合幼兒的繪畫完善歌曲的圖譜。(替換圖譜中的問號部分)
8. 老師引導看圖譜幼兒學唱歌曲。
9. 繼續替換問號部分,并演唱。
10. 多形式演唱。
三、繼續學唱歌曲,提升演唱技巧。
1.引導觀察圖片,了解歌曲的結構。
2.討論“哪一句學唱有困難?”
3.討論第二段跳躍部分的唱法:“第二段這里為什么要畫兩個小水滴?”
4.老師重點范唱第二段,引導幼兒發現不同“小水滴表示什么?”并學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老師介紹歌曲,并欣賞歌曲錄音。
7.結束活動。
一、教學目標:1、學習用多種方法表現歌曲,并用自然音演唱歌曲。(重點)
2、引導幼兒運用圖譜,學習連音和跳音的不同演唱方法。(難點)
3、通過歌唱活動,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準備:
圖譜、字條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祖國的名字嗎?今天我們就來要學唱一首歌,它的名字叫《我愛你中國》”。(同時出示字條)問:歌的名字叫什么?
師:那你們知道什么叫愛嗎?
小結:原來愛有很多種,這首歌里是充滿著對祖國的愛。
2、老師有感情地念歌詞:
師:現在老師要把這首好聽的歌唱給你們聽。
問:歌曲里把中國寫在哪里?(幼兒回答)逐一出示圖片
3、老師第二遍念歌詞,學習用好聽的聲音表現歌曲:
師:這首歌里充滿了對祖國媽媽的愛,那我們要用怎么樣的聲音來念歌詞呢?
幼:用溫柔的聲音念。
師:那請你來用溫柔的聲音來念一句歌詞。大家也來試試看。
4、學習用好看的動作表現歌曲
師:現在馬老師把這首好聽的歌再唱一遍給你們聽。(老師要生動,精神飽滿地演唱歌曲)
師:你們再看看老師在唱歌的時候加了什么?(動作、表情)你們會嗎?誰也來試試看。
5、完整演唱歌曲:
6、學習連音與跳音的不同演唱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在唱歌的時候覺得哪句歌詞很難唱?
師:當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怎么辦?
師:老師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帶來了兩張圖譜(出示圖譜)你們看看這兩張圖譜上畫著什么?
幼:像彩虹一樣的圖片
幼:有三角尖
幼:還有一個小鉤子
師:那我們把彩虹那樣的圖譜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示呢?你來試試。
小結:像彩虹一樣的圖片我們用連連的聲音唱。
(同例提問三角尖的符號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這個小鉤子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看到三角尖的時候要用跳跳的聲音來唱。
師:那你們覺得“我輕輕地呼喚”你可以用哪幅圖片來表示呢?
師: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樣怎么辦呢?那我們來試一試吧!
師:那我們先用第一幅圖譜來唱唱看,好聽嗎?
師:用第二幅圖譜唱,好聽嗎?你們覺得是用第二幅好嗎?(好)
7、完整地看著圖譜演唱歌曲:
師:我們要用好看的動作,好聽的聲音,高興的表情再來唱一遍。
8、反復演唱歌曲:
師:你們都會唱了嗎?現在老師把圖譜拿掉我們再來唱一遍。
9、結束活動:
師:我們小朋友可真棒,請客人老師給我們鼓鼓掌吧,和老師們說再見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701673.html
相關閱讀:波爾卡二(音樂)
幼兒園音樂:一千零一個噴嚏
捉老鼠(音樂)
中班音樂游戲《身體小鼓》
熊和小孩??韻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