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打擊樂《喜洋洋》課后反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幼兒園音樂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寒假回來,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一次打擊樂的練習。熱熱鬧鬧的一節課下來,有閃光點,當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教師的情緒是影響孩子們進行打擊樂練習的關鍵。

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是《喜洋洋》這首傳統的樂曲。這首曲子本身是熱烈的、歡快的。孩子們第一遍聽這首曲子的時候,就忍不住想站起來跳舞。剛開始我一味的追求課堂紀律,沒有放開,所以雖然也是帶著孩子們在拍節奏,但是總覺的少了點兒什么。到了第二遍,我也跟著孩子們舞動起來,這個時候再拍節奏,就有了那種熱鬧的氛圍。孩子們也跟著興趣盎然起來。

所以,打擊樂的練習不能只為了打節奏而打節奏,要讓孩子們喜歡曲子,然后在曲子情緒的帶動下進行節奏練習,這樣才能讓曲子不失靈魂,讓孩子們在快樂中不知不覺的學會節奏。

二、內容和節奏的選擇是打擊樂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

《喜洋洋》這首曲子有很多節奏譜的版本,我取它們的精華,又針對自己班里孩子的特點,進行了巧妙循環,剛開始讓能力強的孩子感受節奏的變化,幾次練習以后,我給能力稍微弱的孩子提醒:在心里說著一二三四,試一試。有效循環,讓孩子們有規律可循,在曲子完成時也給能力弱的孩子成功的感覺。這是節奏樂練習的目的之一。

所以,面向班里的全體孩子選擇打擊樂的節奏和內容是很重要的。

三、幼兒常規是打擊樂練習順利進行的有效保證。

這次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整齊劃一的節奏讓我感動,聽課的李園長也一個勁兒的夸班里的孩子接受能力強。感動之余,我還是覺得得益于對孩子們的常規工作抓得好。

在平時的課上課下,孩子們都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集體生活所不允許的。音樂課應該是孩子們情緒最高漲,最不容易安靜下來的課。所以在平時的課上,我總是適時的給孩子們發泄情緒的時間,這樣在我要求他們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及時的安靜下來。時間長了,孩子們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上音樂課的課堂常規。不管是如何的情緒高漲,總是能在一定的時間和場合里收住自己的情緒和聲音。

這可是我最值得自豪的地方哦!
活動“我是建筑師”是一個音樂活動。活動要求幼兒能感受鮮明、熱烈的節奏和旋律的變化,在觀察和了解古今中外的建筑物的基礎上,用肢體動作表現各種建筑物。并萌生對未來建筑的向往,產生想象和創作的愿望。

活動一開始我就直接請孩子們聽音樂感受節奏,第一遍要求聽的時候能用拍手、點頭、跺腳的方式來表現音樂的節奏,孩子們都表現不錯,有就做一個動作的,也有邊點頭邊拍手、邊拍手邊跺腳的,節奏感很強。我肯定了以后,又請孩子來表現一次,他們的興趣更濃了。第三次,我請孩子不用剛剛點頭、拍手、跺腳的動作,而是用身體的其他動作來表現,孩子們又一次想出擺手、扭腰、轉身等動作。

而后,我展示孩子們帶來的各種建筑物的圖片:長城、天壇、艾菲爾鐵塔、比薩斜塔、金字塔等,認識它們,并簡單講解長城、金字塔的一些來歷,孩子們對這些歷史故事聽的津津有味。也請大家模仿了一下。

第三個環節,孩子們進行了創作表演,我請大家來做個建筑師,想想你想設計個怎樣的房子?這時,我不要求在休止符時停頓做動作,自由創作就可以。在以后的一次次表演中,一次次提出新要求,增加難度。在休止符停頓處做動作造型;與同伴合作,任意幾位好朋友一起在設計和表演,在之前要同伴商量好。

在熱鬧的音樂聲中,每個孩子都充分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這次活動,每個孩子都很快樂。一個活動,孩子的參與度是最重要的,這是在活動之前,我沒想到的。不過,也有幾個方面,覺得不足。一是由于第二環節對未來建筑物進行想象和設計的討論過于單薄,影響第三環節孩子的創造表演,動作就顯得不豐富。在對停頓處理時,幼兒單獨處理比較好,節奏清楚,而和同伴表演時過于興奮,以至于忘了聽音樂,顯得不是很突出。這也待以后的音樂活動進行更好的改進。
上個周一晚,突然接到周二要半日調研的通知,心里是比較緊張的,但是又一想:就像平時一樣,該做什么做什么吧。于是,就著手準備了起來。

每個環節,我一一地想、一一地過,最后,著手于兩節活動。怕自己沒把握,就找了老師們進行交流,從她們那我得到一些建議:音樂活動《小海軍》孩子很感興趣,學起來也不難,基本都會唱。在組織上注意引導語,要避免一味地、反復地演唱歌曲,每一遍歌唱后,要提出新的演唱要求,幫助幼兒提升。

回家后,我對這次活動的環節設計、措施運用、課件等就沒有做太多的考慮,就把教案熟記于心,盡力去達到我的目標,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的。

第二天活動開始了,雖然臨場問題及時地做了一些補救,卻還是不盡人意。聽了指導員的指導后,讓我明白了許多。

活動中發現,其實孩子們對海軍基本是沒有多少經驗的,可是我之前覺得這首歌曲歌詞不難,不需要給孩子經驗。如果當初能夠結合區域游戲制作“海軍帽”,就和孩子說一說“海軍”這一職業,那在活動導入環節,孩子就不會因為一無所知而造成冷場的局面了。

在第二環節中,雖然我的本意是用做動作的方式讓孩子逐步地熟悉旋律及歌詞,卻忽視了動作的難易度和適合度。如果用簡單的拍手、敬禮等能夠坐在椅子上就能完成的動作來跟著音樂做,就不會像“海軍走路”等活躍的動作,導致幼兒情緒興奮而忽視聽音樂了。

更重要的是,事先只知道有課件,我也只是略略看過,沒有很仔細地區思考它的合適性。其實里面的動畫很容易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特別是“敵人”被炮轟炸成黑色,孩子一下就被吸引了,根本顧及不了聽音樂了。想想還是自己的疏忽呀。

對指導老師的建議,我學到了很多。她幫助我分析得十分透徹,讓我以后在教學活動中會更加注意地去思考全面。然而,讓我感悟最大的就是:做事情千萬不能想當然,有時即使是別人的實踐也不一定對自己適用,一定要從多方面考慮,從簡到難、從淺到深、從粗到細,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一些錯誤的發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757696.html

相關閱讀:波爾卡二(音樂)
中班音樂游戲《身體小鼓》
熊和小孩??韻律活動
捉老鼠(音樂)
幼兒園音樂:一千零一個噴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