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非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2 非可再生資的利用與保護——以能礦產(石油、煤炭)為例 學案(湘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1.理解非可再生資耗竭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及人類采取的應對措施。2.根據有關資料,分析非可再生資開發過程中應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


一、石油資耗竭與應對措施
1.石油資潛在危機分析
(1)能礦產:石油、①________、天然氣和②________等。
(2)石油資的潛在危機
a.表現:石油供應出現③____________,石油價格④________。
b.原因石油是⑤      資,儲量⑥    世界經濟對石油資的依賴性強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量越越高
2.石油危機應對措施
(1)方針:在⑦________中保護,在⑧________中開發。
(2)措施
措施目的
⑨________開發、擴大加工深度提高資利用率
推廣節油新技術、新⑩________提高資利用率
運用________杠桿促進節油
加強資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儲量
____________________替代石油進口
建立________________體系預防石油供應中斷
利用國內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保證我國石油正常供應
二、采礦過程中的環境保護
1.采礦活動類型: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種。
2.地下開采中的環境保護
(1)產生的環境問題:地下采空區以上巖層變形、移動乃至被破壞,繼而引起斷裂、________,甚至地表整體下沉。
(2)措施:用碎石、沙、________等回填采空區。
3.露天開采中的環境保護
(1)產生的環境問題: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__________。
(2)措施:開掘時保護好____________,或用城市淤泥回填礦區,進行________和再種植等。
三、煤炭資利用的環境保護措施
1.環境問題:煤炭燃燒釋放CO2和SO2,以及________等。
2.保護措施
(1)優化用煤結構,增加其用于________、________等二次能生產的數量。
(2)加快______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1 石油資耗竭與應對措施
閱讀下列,完成1~2題。
美國《地理》雜志2010年報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 000萬桶(每7桶合一噸),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應依賴于110多座大油田,而這些大油田均經歷了五六十年的開采過程,基本走過了其“生命周期”的“壯年”階段,步入了穩產和衰減階段。
1.顯示出產生石油危機的原因是(  )
①世界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性強 ②石油資的儲量消耗高
③石油的儲量是有限的、苁偷墓┬鑷乐厥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為應對石油危機,我們應(  )
①適度開發、均衡生產、谕茝V節油新技術和新工藝 
③尋找石油的替代品、芙垢吆哪墚a業的生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查點2 采礦過程中的環境保護
閱讀煤炭生產和利用過程中的四幅圖片,完成3~4題。

3.圖片中的行為會導致水土流失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圖片中行為產生的環境問題可以通過復墾解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考查點3 煤炭資利用的環境保護措施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學家近年在煤基液體合成技術即煤變油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煤變油”技術的國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國將以內蒙古、陜西、西等省區為基地,加快推進“煤變油”戰略。據此完成5~6題。
5.我國將“煤變油”基地設在內蒙古、陜西、西的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科技發達
C.勞動力豐富 D.接近原料產地
6.我國啟動“煤變油”戰略的重要意義表現為(  )
①我國的煤炭資大量過剩,“煤變油”戰略可以將資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诟纳莆覈沫h境質量 ③減少我國對國際市場中石油產品的依賴程度、芫徑馕覈F路運輸緊張的狀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方法技巧練
圖示法理解石油開發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讀“我國化石燃料生產相等能量情況下排放的污染物統計圖”,回答(1)~(3)題。

(1)使用化石燃料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當前,世界能消費結構中,天然氣所占比例有增長趨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要解決化石燃料帶的環境問題,必須采取哪些措施?

方法技巧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煤炭、诤巳剂稀、劬o缺態勢、苌蠐P、莘强稍偕 ⑥有限 ⑦開發、啾Wo、徇m度、夤に嚒〗洕〉絿馔顿Y開發石油 石油戰略儲備 石油資 石油市場 地下開采 露天開采 塌陷 矸石 土地退化 地表土層 復墾 熱污染 發電 制氣 潔凈煤
基礎達標練
1.C 2.A [第1題,“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 000萬桶”說明世界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性強;“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應依賴于110多座大油田”說明石油的供需失衡;“步入了穩產和衰減階段”說明石油的儲量是有限的;石油的儲量消耗是指石油的已開采數量,材料中沒有相關數據。第2題,在當前技術水平下,為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禁止高耗能產業的生產是不現實的。]
3.B 4.C [第3題,四幅圖片依次是地下開采、煤矸石堆積、露天開采、煤炭燃燒的尾氣排放。地下采煤會形成采空區,導致地面塌陷;煤矸石堆積是水土流失的沙;露天采礦會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土壤抗侵蝕能力下降;煤炭燃燒后的尾氣含有大量的CO2和SO2以及余熱。第4題,復墾是處理地下開采形成的地面沉陷和露天開采形成的礦區的治理措施。]
5.D 6.B [內蒙古、陜西、西等省區是我國的產煤大省,煤炭資豐富。我國的煤炭資并沒有過剩,但產量豐富。]
方法技巧練
(1)(向大氣中排放的)灰分會增加可吸入顆粒物,降低大氣能見度;SO2、NO2會導致酸雨產生;碳氫化合物會導致光化學煙霧產生等。
(2)使用天然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較輕。
(3)節約能,提高能利用率;發展潔凈煤技術;調整能結構;在能開發上,積極開發可再生能和新能。
解析 由題目圖示可知,使用化石燃料會排放大量灰分、SO2、NO2及碳氫化合物,從而使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增加,能見度降低,并可導致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產生。由于天然氣作為能的優越性明顯,因此其在世界能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為降低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的不良影響,可通過改進技術、提高燃燒效率、調整能結構、增加清潔能和新能比重等措施實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2276.html

相關閱讀:正午太陽高度
旅游規劃學案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中國的生物災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