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二節 區域發展階段 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二節 區域發展階段 教案
一、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三個常用指標以及人文發展指數這個綜合性指標。
2、知道區域空間發展演化的基本規律。(重點)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的發展歷史”這個案例,說明在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2、通過對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征分析,明確要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隨區域自身的發展,不斷的協調人際關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區域自身發展規律的認識,明確在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樹立區域可持續發展觀和協調的人地關系觀。
二、過程
導入新課
先讓學生自己舉例,說一說你認為哪些國家或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衡量的標準是什么?(然后讓學生預習本節的引言部分,找出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常用指標和綜合性的指標)
課件展示板書內容
預習課本內容,填寫表格(課件展示表格)

案例分析
引導學生看課件:青島2010年的經濟增長情況
讀圖思考:(課件)
匹茲堡附近擁有優質大煤田。但為什么19世紀中葉以后,匹茲堡才逐漸發展成為大型鋼鐵基地(學生討論分析,教師小結)。
課件展示:美國五大湖區工業分布情況
探究活動:
1、在圖上找出匹茲堡、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布法羅、說出它的地理位置特點。
2、在匹茲堡由毛皮貿易場所發展成為鋼鐵中心的過程中,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3、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的成長階段與初期相比,在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4、美國東北部在成長階段出現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5、分析導致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經濟衰退的原因。
讓學生在分析討論這個案例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得出區域發展的一般規律。
引導學生讀圖思考: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五大湖區人口外遷的原因?
看我國三大經濟地帶圖:
思考:請你設計一下中國區域發展的模式?
讀課本圖1?1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發展格局圖。驗證了區域的發展演化規律經歷了初期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
引導學生聯系我國實際來分析如何振興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寫出振興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議與意見。
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1、在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某一優勢因素,比如礦產、能源、農副產品、地理區位等,往往成為地區經濟增長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產業。就此問題,闡述你的觀點。
2、有人說,如果一個區域的環境條件較差,即使這個區域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是難以實現良性發展。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3、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在我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4、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在全國長期保持領先地位。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以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華南地區的外向型經濟迅速崛起,上海這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面臨著空前的挑戰。浦東新區的開發,為上海市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時期,上海市仍面臨著資源、土地、環境、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等突出問題。請就此展開討論,上海市的持續發展,需要克服哪些
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強城市發展的活力。
拓展思考:
區域開發規劃是區域科學發展的基礎。假如你現在負責青島某郊區開發規劃的初稿,你將如何開展工作?(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然后課件展示)
課堂小結(課件展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8383.html

相關閱讀:中國的生物災害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