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區域經濟發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 區域經濟發展 單元測試
一:選擇題
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1-3題。

1.該地所在農業生產基地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A.混合農業B.水稻種植業
C.商品谷物農業D.大牧場放牧業
2.限制該地所在農業生產基地發展的重大生態問題是( 。
A.草場退化和土地沙化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澇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濕地退化
3.該地區農業部門擬建設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庫大壩,合理的規劃方案是( 。
A.①地—水庫大壩、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 地—水庫大壩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庫大壩、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庫大壩、④地—果林
下圖為中國和美國的部分地區,陰影部分為玉米
帶。讀圖回答4?5題。

4.我國東北玉米帶和美國玉米帶所共同具備 的有利自然條是( 。
①熱量豐富,生長期長②地廣人、巯募窘邓S富,且 灌溉水充足④地勢平坦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5.中美兩國玉米帶所共有的社會經濟因素是( 。
①勞動力充足②機械化程度高③市場廣大④復種指 數高⑤交通運輸便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6.我國最大的木材基地是( 。
A.黑龍江省B.內蒙古自治區
C.吉林省D.云南省
7.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進程第一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1979-1990年為第一階段,這一時期工業增加值最為迅速
B.憑借其豐富的礦產資,資密集型產業成為工業發展的主導產業
C.憑借其豐富的勞動力資,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工業發展的主導產業
D.外資投資規模相對較大,吸引的外資額增長相對較慢
8.珠江三角洲地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02年,其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占全國的( )
A. l/2 B. 1/3 C. 1/4 D. 2/5
9.下列關于我國不同地區城市化模式的組合,正確的是( )
A.東北模式:沿邊開發----邊貿發展----城市化
B.蘇南模式:小商品經營---個體私營企業----工業化-----城市化
C.浙江溫州模式: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
D.珠江三角洲模式:對外開放----外資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
10.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區相比,對外資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
A.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京津唐地區實行了更優惠的政策
B.受地區產業基礎和市場腹地等條限制
C.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京津唐地區勞動力資更為豐富、廉價
D.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京津唐地區水資、礦產資比珠江三角洲地區更豐富
11.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石化、鋼鐵、汽車、造船等原材料工業和裝備制造業,以推動地區的產業升級,其基地是( )
A.深圳 B.廣州 C.惠州 D.中
12.珠江三角洲地區各城市都在努力加強相互分工與合作,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核心不包括( )
A.深圳B.珠海C.香港D.廣州
13.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其有利的區位優勢和僑鄉優勢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特區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是( )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頭④廈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華網 2006年2月4日電作為世界上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我國東北平原黑土帶,正面臨著嚴重退化的威脅,很多地方土壤質量下降,影響到東北農業可持續發展。
14.近年,保護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辦法是( 。
A.增施化肥 B.焚燒秸稈 C.秸稈還田 D.合理排灌
15.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在于(  。
A.積極營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蓋率
B.提高木材的綜合利用率,加強森林資的綜合開發
C.促進珍貴樹種的更新,縮短其生長周期
D.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防止生態環境惡化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下圖是我國四個地區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讀圖回答第16一18題。


16.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區依次是( 。
A.蘇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東北地區
B.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
C.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
D.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
17.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包括(  。
A.產業升級面臨困難B.城市建設相對落后
C.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D.產業轉移日漸加強
18.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區相 比,其區位條的不足之處是(  。
①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②市場腹地相對狹小
③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相對薄弱
④改革開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19.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輕工業和微電子工業不發達,嚴重制約著珠江三角洲地 區的進一步發展
B.該地區正在以廣州為基地,發展鋼鐵、汽車、造船等原材料工業和裝備制造業,以此推動地區的產業升級
C.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升級主要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D.不久,中市將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石化、鋼鐵和造船基地
20.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東北平原平坦遼闊,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B.光、熱、水資豐富,農作物為一年一熟或一年兩熟
C.人多地少,土壤肥沃
D.耕地面積小,土壤肥沃
2006年6月6日,第三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從廣東“珠三角”擴大到粵港澳“大珠三角”,再擴展到包含粵、桂、湘、贛、閡、瓊、川、滇、黔9省區和港、澳特區在內的“泛珠三角”。在中央關于區域發展戰略方針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
為紐帶的南方9省區加上港、澳特區的區域經濟,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進行大整合。據此回答21-23題。
21.從自然環境說,“泛珠三角”( 。
A.跨越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B.區內的溫度帶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
C.區內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D.區內有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
22.下列關于“泛珠三角”社會經濟狀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區內有分屬東部、中部、西部三個不同的經濟地帶的地區
B.區內有洞庭湖平原、都陽湖平原、江漢平原和珠 江三角洲等商品糧基地
C.區內有我國重要的糖料、油料產地
D.區內盛產茶葉和亞熱帶水果
23.與我國其他地區相比,該區域最豐富的資是( 。
①石油②稀土③有色金屬礦④生物資⑤水能⑥煤礦⑦水資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⑦

二:綜合題
24.讀“長江三角洲略圖”和”珠江三角洲略
圖”,回答問題。

(1)填寫下列地理事物與圖中的對應字母:杭州市__,
京九線___。
(2)長江三角洲是我國最大的綜合型工業基地,其發展工
業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
(3)20世紀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迅
速提高的有利條是________。
(4)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級面臨的困境,究其原因有__________。
25.閱讀材料和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雙苯廠車間發生 爆炸事故,造成大約100噸苯類污染物注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河段嚴重污染,11月25日,松花江污染水 跨界入俄,造成俄羅斯水域污染。

1.簡述松花江的水特征。
2.圖的中部為_平原,分析該平原發展小麥生產的有利區位條。
3.說明松花江水被苯類物質污染造成的危害。
4.請你簡要評價下列說法:“A處有許多大型國營農場而 成為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我們要繼續大面積排干沼澤,開墾荒地,增強國有商品糧基地的實力!

26.(2006高考上海卷,32-39)分析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產業發展特點與條的有關圖資料,并回答問題。
20世紀80年代,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簡稱珠三角)通過大量引進外資、外企,從一個工業基礎薄弱的地區發展成以工業為主導的地區。20世紀90年代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國際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機遇,及時調整了產業結構和工業部門結構,成為我國重要的輕工業和外貿出口基地.外貿依存度遠遠高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區。
步入新世紀,珠三角的經濟繼續高速發展,2000年珠三角創造的生產總值(GDP)7361億元,2004年為13394億元。為了謀求經濟的更快發展,進一步實現珠三角與內地和港澳地區在資、資金、技術、市場、勞動力等方面的互補,有些專家認為珠三角可以構建聯合周邊地區的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簡稱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歷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根據農業生產地域類型分類,珠三角的農業 屬于 農業。這里多數地區農業雖然機械化程度較低,但 程度高,單位面積產量高。
2.基塘農業是珠三角的農業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當地 (單項選擇)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勢 C.發達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紀80年代,珠三角的工業為 密集型產業主導的出口加工型工業,主要工業部門為 工業。
4.20世紀80年代,珠三角工業發展的有利條是 (多項選擇)
A.當地雄厚的工業基礎 B.豐富的礦產資
C.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 D.外資金、設備與技術
5.20世紀90年代以,隨著世界新一輪產業結構的調整,珠三角工業發展呈現了以 密集型為主導的特點,尤其以 業部門最為突出。
6.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長,2004年GDP約是2000年的 倍。同時,珠三角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具體表現為 。
7.目前,珠三角的經濟發展面臨著—些困難,具體表現有 (多項選擇)
A.能供應相對緊張 B.南嶺阻隔水陸交通
C.勞動力素質較低 D.外向型經濟比重較低
8.近年有些專家主張構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海南、廣西、貴州、四川、 和 等9省區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泛珠三角的構建對珠三角發展的積極意義是 (至少答兩點);
對新融入地區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是 (至少答兩點)
27.下圖是我國某區域的示意圖,北回歸線從本區北部花崗巖和變質巖區穿過,中部為海積平原,南部為花崗巖丘陵,奇石島上怪石林立,區內人口約28萬,縣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鎮水路經西面海灣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據以上資料,結合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請概括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種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種植   ;100米以下平地宜種植     ;在沿海沙地應種植     。
(3)曬鹽的海水最好從   (填寫圖中字母)海灣引入,若規劃建設一個海濱泳場、深水港和工業區,最好分別選址在    處、    處和    處 (填寫圖中字母)。
(4)根據該地區的資狀況,試述你對該地區經濟發展的設想。


參考答案
1.C2.D3.C4.D5.C6.A7.C8.B9.D10.B11.B12.B13.A14.C15.A16.C17.D18.A19.B20.C21.A22.B23.D
24.(1)A    J
(2)能資不足,礦產資缺乏
(3)發達國家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良好的區位條;全國最大僑鄉之一。
(4)產業基礎薄弱,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處于劣勢,國內腹地范圍小
25.(1)流量較大,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兩次汛期,含沙量小,結冰期較長,有凌汛現象。
(2)松嫩   夏季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廣闊,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廣),灌溉水較充足;地廣人稀,生產規模較大,重工業發達,機械化水平較高。
(3)污染水,造成松花江流域地區飲水困難;破壞松花江生 態環境,及危害水生生物生存(使水體缺氧,造成魚類死亡)。
(4)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A處有大面積沼澤地分布,是我國重要的濕地資。濕地是重要的水地,也是多種生物的棲息地,對其要進行重點保護。

26.(1)水田  勞動集約化(集約化)(2)B (3)勞動  輕紡(4)CD(5)技術(或知識)電子電器(或高新技術)(6)1 .8  第一產業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二、第三產業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產業更為明顯(7)AC(8)湖南、云南可充分利用周邊省區的自然資和勞動力資 ;可利用港澳地區的資金、信息、技術、市場     周邊省區可利用珠三角的資金、技術,還可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港澳地區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價的勞動力、土地、市場,并進行產業轉移.
27.⑴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以低、丘陵為主,(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海岸線漫長,人多地少。
⑵水土保持林 亞熱帶經濟作物  糧食作物和蔬菜  防護林
⑶B  C  D  F
⑷該地區資缺乏,但海運方便,發展海島旅游業,海水養殖業,海洋漁業,發展進出口加工業和臨港工業,但要注意保護海洋環境和防御臺風等自然災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2756.html

相關閱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
中國的生物災害
自然災害及其影響
旅游規劃學案
正午太陽高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